-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 浮力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大小的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浮力的变化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杆,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千克/米3, 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厘米,横截面积为0.1米2,其上面可以作为秤盘,问:

(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____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____

(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____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____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______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______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剪掉细线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
B.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 |
C.整个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 |
D.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 |
如图所示,有一个盛水玻璃容器,水中浮着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杯中封有部分空气,处于图示的静止状态,当小管中水位发生变化时,关于玻璃杯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
B.往小管中加水,玻璃杯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
C.打开阀门,小管中水位下降,玻璃杯将向上运动 |
D.不管小管中水位升还是降,玻璃杯永远保持静止 |
图甲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的情景。图乙是 A
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g 取 10N/kg)。求:

(1)长方体 A 的质量是多少千克?_____
(2)长方体 A 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____
(3)长方体 A 的密度?_____
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g 取 10N/kg)。求:

(1)长方体 A 的质量是多少千克?_____
(2)长方体 A 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____
(3)长方体 A 的密度?_____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
(1)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
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ρ铜>ρ铁>ρ铝),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
B.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
C.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
D.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
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___________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 有关。
(3)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没入水中直到接触容器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金属块底部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 。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___________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 有关。
(3)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没入水中直到接触容器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金属块底部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 。

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
,
)




A.312克 | B.237克 | C.318克 | D.326克 |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 |
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最终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最终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