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136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36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8×103kg/m3
D.在t1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用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细线系住一个体积为0.001立方米的物体,从液面上方竖直向下运动直至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体的密度。_______ 
(2)物体浸没时浮力的大小。 _______
(3)物体浸没时拉力的大小。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三个球的体积相等,这三个球受到浮力最大的是________球,三个球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球,三个球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球.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
实验
序号
物体重
G(N)
浸入水中
深度h(cm)
弹簧秤
读数F(N)
浮力大小
F(N)
 

小科
1
4.8
2.0
4.2
 
2
4.0
3.6
 
3
6.0
3.0
 
小思
4
4.8
3.0
3.6
 
5
4.0
3.2
 
6
5.0
2.8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_______,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
(3)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南海1号货轮自重为1.9万吨,满载货物时排水量30万吨,则所载货物的质量是(  )
A.1.9万吨B.30万吨C.28.1万吨D.31.9万吨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浸在乙液体中漂浮,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F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的大小,肯定正确的是()
A.F=F, ρ=ρB.F=F, ρ<ρ
C.F<F, ρ=ρD.F>F, ρ>ρ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读出量简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_________。
铁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N
水的体积/cm3
水和铁块的总体积/cm³
排开水的体积/cm³
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N

 

 
 
 
 
 
 
 
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
(1)实验步骤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适量”两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潘同学认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下列能成为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A.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B.没有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
C.没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甲、乙、丙三个体积都为V的实心体浸在同一液体中,甲浸入1/3V,乙浸入1/2V,丙露出1/3V,则三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1:1:2B.2:3:2
C.2:3:4D.3:2:4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