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 浮力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大小的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浮力的变化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把一个边长为10cm,密度为0.6g/cm3的立方体塑料块用一根无弹性的轻质细绳系在烧杯底部(如图甲),再往烧杯中逐渐缓慢均匀加入水至浸没塑料块(如图乙),问:
(1)当塑料块对烧杯底部压强刚刚为零时,塑料块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悬浮”“漂浮”或“沉淀”);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____________
(2)在坐标图中,画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加水深度变化整个过程的关系。
(______)

(1)当塑料块对烧杯底部压强刚刚为零时,塑料块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悬浮”“漂浮”或“沉淀”);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____________
(2)在坐标图中,画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加水深度变化整个过程的关系。
(______)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王大伯在用盐水选种时,调好盐水,倒入稻种后,发现大部分种子漂浮在液面上,只有少量种子沉入底部,若要使更多的种子沉入底部,王大伯应该( )
A.继续加适量盐 |
B.将调好的盐水放在阳光下使水分蒸发掉一些 |
C.继续加适量水 |
D.继续加入比调好的盐水质量分数更大一些的盐水 |
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方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则( )


A.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
B.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
C.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
把重5牛、体积为0.6分米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浮力为6牛 |
B.物体悬浮,浮力为5牛 |
C.物体漂浮,浮力为5牛 |
D.物体沉底,浮力为6牛 |
利用橡皮泥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某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用两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实验:一块捏成球状,一块捏成小船状,把它们一起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现小船能漂浮在水面上,而小球则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
B.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
C.小球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
D.小船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
把一个密度均匀的马铃薯恰好能悬浮在某一浓度盐水中,如果将这块马铃薯切成大小不相等的2块,仍放到这一盐水中,则(不考虑马铃薯脱水)(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漂浮 |
B.两块都下沉 |
C.两块都上浮 |
D.两块都悬浮 |
“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彩球温度计”是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B小球受到的浮力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B_____FD(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抗震救灾中,某舟桥部队利用冲锋舟为灾区开辟了水上生命线(如图所示).人们乘坐的冲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5m3,冲锋舟自身重为0.6×104N,假设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求:

(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______
(2)为保证安全,理论上这条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水的密度为1×103kg/m3,g=10N/kg)_____

(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______
(2)为保证安全,理论上这条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水的密度为1×103kg/m3,g=10N/kg)_____
某组同学利用如下器材和步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
(2)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3)如步骤C所示,悬吊的物体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物体的关系是______.
(4)若步骤B、C、E中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8牛、3牛、4牛,则步骤D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时,阿基米德原理成立;悬吊的物体的密度为______(g取10N/kg)
(5)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如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
(2)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3)如步骤C所示,悬吊的物体缓慢浸没于盛满水的大烧杯水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物体的关系是______.
A.两者体积和质量都不相等 |
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
C.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
D.两者质量相等,小烧杯中的水体积较大 |
(5)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如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为增加学生的国防知识,某中学九(3)班同学到东海舰队参观某型号潜水艇。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潜水艇的总体积为,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10N/kg)

(1)印度洋海水的密度比太平洋海水的密度大。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太平洋潜行到印度洋,它收到的浮力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力为9.27×106N,此时,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的浮力是多少?_____在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_____
(3)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至少应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是多少?_____

(1)印度洋海水的密度比太平洋海水的密度大。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太平洋潜行到印度洋,它收到的浮力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力为9.27×106N,此时,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的浮力是多少?_____在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_____
(3)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至少应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是多少?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