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 浮力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大小的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浮力的变化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现判断正确的是( )

(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
(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
(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A.(1)(3) | B.(1)(4) | C.(2)(3) | D.(2)(4) |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已知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1)将一木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将此木块投入到装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_____g酒精。
(2)将一铁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将此铁块投入到装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_____g酒精。
(3)将一铁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将此铁块投入到装满水银的容器中,溢出_____g水银。
(1)将一木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将此木块投入到装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_____g酒精。
(2)将一铁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将此铁块投入到装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_____g酒精。
(3)将一铁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水,若将此铁块投入到装满水银的容器中,溢出_____g水银。
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___的。设四个步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_____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式为___;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 D.三个杯子一样大 |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________(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
(2)当t=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_____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_____
(4)在0~40s和40s~140s两个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分别是多少? _____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________(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
(2)当t=140s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_____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_____
(4)在0~40s和40s~140s两个阶段,浮力对物体做功分别是多少? _____
有一物体的重量为50N,将它放在一个未装满水的容器中,水溢出了15N,则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5N | 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15N |
C.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15N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
B.甲图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 |
C.乙图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
D.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 |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
实验步骤 | A | B | C | D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6 | 1.8 | 0.5 | 0.3 |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