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只空牙膏皮,一次将它挤瘪(甲),一次将它撑开(乙),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皮的质量m和m的大小关系为m________m;两次所受的浮力F和F的大小关系为F________F;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_p(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把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铁球分别放入水、煤油及酒精中,静止时它们所受的浮力(    )
A.水中最大B.煤油中最大C.酒精中最大D.一样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6月1日,由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旅游客轮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经过多方营救,截止6月3日,已有14人获救。其中,张辉依靠救生圏在湍急的江水中漂流了10多小时,终于在我省岳阳获救。张辉在江水中漂流时,他与救生圏的总重力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受总浮力。事故发生后,潜水员潜到水下船舱搜救乘客,在下潜过程中,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不断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ρ=1×103Kg/m3,g取10N/kg)求:

(1)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进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时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牛,此时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
A.可能小于2牛
B.一定等于2牛
C.可能大于2牛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两旁,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船在河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B.浮筒充满气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沉船在水下上浮时,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上升的热气球
C.航行的“辽宁号”
D.下潜的“蛟龙号”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水和水银三种液体,液体之间并不溶合.将一实心铅块(铅的密度是11.3g/cm3)轻轻该放入烧杯中,图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大致位置的如图是( )
A.B.C.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