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 压强大小比较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 压力的作用效果
- 压强的变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两杯完全一样的奶茶A、B,重均为G,茶杯塑封后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若将A倒置叠放在B的上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A杯底部(塑封处)受到奶茶的力变小 |
B.从甲到乙,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
C.从甲到乙,B的重力变为2G |
D.从甲到乙,B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
如图所示,人用绳子拉着木块,木块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木块所受的重力 |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D.木块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鱼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度角和25度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请回答:
(1)比较序号___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鱼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度角和25度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 ||
序号 | 重力/N | 压力/N |
1 | 5 | 5 |
2 | 10 | 10 |
3 | 15 | 15 |
表2在18∘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 ||
序号 | 重力/N | 压力/N |
4 | 5 | 4.75 |
5 | 10 | 9.5 |
6 | 15 | 14.25 |
表3在25∘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 ||
序号 | 重力/N | 压力/N |
7 | 5 | 4.5 |
8 | 10 | 9.0 |
9 | 15 | 13.5 |
请回答:
(1)比较序号___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
关于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就是重力 |
B.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联系 |
C.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产生原因不同 |
D.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把一实心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 ;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那么该木块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力F酒的关系为F水________ F酒(填“大于”、“等于”、“小于”)。
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高度hb=2ha,对地面的压强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Fa和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a=ρb,Fa=Fb | B.ρa=2ρb,Fa=3Fb |
C.ρa=(1/2)ρb,Fa=(1/3)Fb | D.ρa=(1/3)ρb,Fa=3Fb |
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


A.仍受水的浮力 |
B.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
D.无法判断 |
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盐水,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浮、F乙浮,两杯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是F甲、F乙,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液体,且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 B.p甲=p乙;F甲<F乙p |
C.p甲>p乙;F甲>F乙 | D.甲<p乙;F甲<F乙 |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
,则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
B.F甲>F乙,p甲<p乙 |
C.F甲<F乙, p甲<p乙 |
D.F甲=F乙, p甲>p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