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 压力/牛 | 受力面积/厘米 | 实验序号 | 压力/牛 | 受力面积/厘米 | 实验序号 | 压力/牛 | 受力面积/厘米 |
1 | 6.0 | 10 | 4 | 3.0 | 10 | 7 | 3.0 | 20 |
2 | 9.0 | 15 | 5 | 4.5 | 15 | 8 | 4.5 | 30 |
3 | 12 | 20 | 6 | 6.0 | 20 | 9 | 6.0 | 4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设计的一个能够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是用电流表改装而成。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当油面在A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恰好在最下端;当油面在B处时,滑片P在最上端.从油量表所指刻度可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现已知油的密度ρ=0.8×103kg/m3,电源电压是6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2Ω。

(1)若浮标有2×10-4m3的体积浸入油中,则油对它的浮力是多大?
(2)当油面处在A处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3)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1)若浮标有2×10-4m3的体积浸入油中,则油对它的浮力是多大?
(2)当油面处在A处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3)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 B.油量表零刻度线一定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 | |
C.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逐渐增大的 | ||
D.油箱内的油越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越大. |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同一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本实验主要运用了其中两种,请写出这两种研究方法:
(3)若该实验中水平面绝对光滑,按上述方案本实验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

(1)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本实验主要运用了其中两种,请写出这两种研究方法:
(3)若该实验中水平面绝对光滑,按上述方案本实验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
如右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 )


A.人对木箱没有做功 |
B.木箱没有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
C.木箱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D.人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人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
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甲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

(1)甲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
A.否定相应的理论 |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____________帕,合_________毫米水银柱;水的比热=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南京)为了纪念在物理学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图1中的四位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名字未被用作物理量单位的是()
A.![]() | B.![]() | C.![]() | D.![]() |
某人的体重为600牛,站在一块木板上,木板放在沙地上。设木板的重量为200牛,木板的面积为0.5米2,每只鞋底的面积为200厘米2,求
(1)人站在木板对木板的压强。
(2)人站在一块木板时,木板对沙地的压强。
(1)人站在木板对木板的压强。
(2)人站在一块木板时,木板对沙地的压强。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 | B.pA<pBFA=FB |
C.pA=pBFA<FB | D.pA<pBFA>FB |
如图(a)、(b)所示,“跳橡筋”和“打陀螺”是老上海典型的弄堂游戏,其中图_______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_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以上均选填“(a)”或“(b)”]由于具有________,陀螺可以在地面长时间旋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