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
(2)小明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数据是小李实验记录的:比较________组数据可得: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比较________组数据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比较________组数据可得: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
实验次数 | 所用液体 | 深度/cm | 方向 | U型管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3 | 朝上 | 2.6 |
2 | 水 | 3 | 朝下 | 2.6 |
3 | 水 | 3 | 侧面 | 2.6 |
4 | 水 | 6 | 朝上 | 5.4 |
5 | 水 | 9 | 朝上 | 8.2 |
6 | 盐水 | 9 | 朝上 | 8.5 |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数据是小李实验记录的:比较________组数据可得: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比较________组数据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比较________组数据可得: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火车车厢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m甲
m乙如图所示,当火车突然减速时,两个小球相对于车厢地板( )



A.两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 | B.两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 C.两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 D.两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 |
(6分)某型号摩托车自身质量为100千克,有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天骑车去15千米远的单位上班。已知摩托车的输出功率为5.5千瓦,受到阻力为车重和人的0.2倍,摩托车效率为60%,g取10牛/千克,试问:
(1)该人骑车从家里到单位的速度 。
(2)若汽油燃烧值为4.6×107焦/千克,则每天来回消耗汽油 千克。
(3)若该汽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汽油价格为2.5元/升,则每天用于购买汽油的钱是 元。
(1)该人骑车从家里到单位的速度 。
(2)若汽油燃烧值为4.6×107焦/千克,则每天来回消耗汽油 千克。
(3)若该汽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汽油价格为2.5元/升,则每天用于购买汽油的钱是 元。
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的方案,分别拉着同一木块A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同学认为同一物体对水平面和斜面压力确实不同,在水平面上拉动物体A 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即弹簧秤所受A 的拉力)等于物体A 所受摩擦力f 的大小,即F1= f。但在斜面上拉动物体A 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即弹簧秤所受A 的拉力)大于物体A 所受摩擦力f 的大小,即F2>f。由此可见摩擦力的大小不能都从弹簧秤上读取,所以这个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二力平衡和功的原理等知识对划线两个结论加以证明。(提示: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小张同学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中,总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4×10 3米2。 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0”刻度线,
如图甲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在该装置中放入质量为0.8千克的物块,如图乙所示,则水面与容器下底面的距离h是多少?
(3)如果用该装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能在容器壁的刻度上直接读出,它的刻度是否均匀?为什么?
如图甲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在该装置中放入质量为0.8千克的物块,如图乙所示,则水面与容器下底面的距离h是多少?
(3)如果用该装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能在容器壁的刻度上直接读出,它的刻度是否均匀?为什么?
小明平时感觉到同一双运动鞋,新的时候不易打滑,而穿旧(即鞋底磨平)了,就容易打滑。小明猜想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除与压力有关外,还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了两只尺码型号都相同而新旧不同的运动鞋进行实验探究:他首先用弹簧称测出两只鞋子的重力并记入表格中;然后按图示方法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水平匀速拉动两只鞋子,并读出弹簧称的示数,记入表格中,他根据这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

(1)小林同学经过分析,说小明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小明没有控制________相同。
(2)如果不增加任何器材,要解决小明存在的问题。小林提出三种方法:①将两鞋平放后拉,一次水平放,一次前后放;②将两鞋叠放后拉,一次新鞋在上,一次旧鞋在上;③换用两只新旧、尺码和型号都完全相同的鞋。其中方法______(填序号)可行的。
(3)摩擦力应用相当广泛,请举出日常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各一例:
增大有益摩擦: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______。

(1)小林同学经过分析,说小明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小明没有控制________相同。
| 新鞋 | 旧鞋 |
重力/N | 5.7 | 5.4 |
拉力/N | 2.3 | 1.7 |
(2)如果不增加任何器材,要解决小明存在的问题。小林提出三种方法:①将两鞋平放后拉,一次水平放,一次前后放;②将两鞋叠放后拉,一次新鞋在上,一次旧鞋在上;③换用两只新旧、尺码和型号都完全相同的鞋。其中方法______(填序号)可行的。
(3)摩擦力应用相当广泛,请举出日常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各一例:
增大有益摩擦: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______。
如图是两扇玻璃窗户的示意图。右边的一扇被一块飞来的石头击裂,左边这扇同样的窗户被与石头同重的网球以同样的速度击中却没有裂。其主要原因是()


A.石头对玻璃冲击动能较大 | B.网球对玻璃撞击力较大 |
C.石头对玻璃的压强较大 | D.网球对玻璃的压强较大 |
我国的第一台月球车月兔号于去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彩虹湾进行了软着陆,这是一项载入中国航天史的成就。它计划将在月球进行3个月的采集数据作业,然而最近它遭受的技术问题可能会提前终止月兔号的使命,但科学家仍在不断的努力,力争唤醒它。月球车上有立体相机、全景相机、降落相机等,还有相关的成分探测仪器和天文光学望远镜,试分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着陆器损毁,月球车上要携带降落伞 |
B.照相机所拍的照片要小一些,相机镜头应远离物体 |
C.月球车上安装有测月雷达,能够发射和接受超声波而保持与地面的联系 |
D.为使月球车能经受100多℃的高温和零下100多℃的低温,材料热胀冷缩率要尽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