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浮力后遇到这样一个题目:“有一个实心金属球,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64 N,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4 N,g取10 N/kg。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哪些未知的物理量?”小明和几位同学讨论后得出以下一些结果,你认为错误的是( )
A.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30 N | B.金属球排开水的质量是3 kg |
C.金属球的密度是1.1×103 kg/m3 | D.金属球的体积是3×10-3 m3 |
下列现象中可以表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开水沸腾时水中会形成大量气泡 | B.压力锅爆炸 |
C.真空包装的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 | D.医生注射药液时要推动活塞 |
某中学科学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形金属体(高度为10 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请将后4次实验计算出的浮力填入表格。_________
(2)依据表中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浮力F浮与深度h的关系图象。_________

(3)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F/N | 4.75 | 4.25 | 3.75 | 3.25 | 2.75 | 2.25 | 2.25 | 2.25 |
F浮/N | 0 | 0.50 | 1.00 | | 2.00 | 2.50 | 2.50 | 2.50 |
(1)请将后4次实验计算出的浮力填入表格。_________
(2)依据表中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浮力F浮与深度h的关系图象。_________

(3)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厘米2;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称示数可能会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95N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称示数可能会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95N
如图所示是高速铁路车站站台,站台靠近铁轨的地上一条白色线延伸开来,内侧还有一条较厚的黄色线(盲人区域)。线外是安全区域,候车的乘客不能进入黄色、白色警戒线,在线外候车就可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火车周围的气流速度比站台里面的速度大,火车周围的风会把人吸向火车 |
B.火车周围的气流速度比站台里面的速度小,站台的风会把人吹向火车 |
C.火车周围的气压比站台里面的气压小,站台的大气压会把人压向火车 |
D.火车周围的气压比站台里面的气压大,火车周围的大气压会把人吸向火车 |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
分析员常用如下方法检验血液的密度:先在几个试管内分别装入已知不同密度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试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如图所示。

(1)根据图________,分析员就可以直接知道血液的密度。
(2)若图3和4中两滴漂浮程度不同的血液受到的浮力相等,则两滴血液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图________,分析员就可以直接知道血液的密度。
(2)若图3和4中两滴漂浮程度不同的血液受到的浮力相等,则两滴血液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根据所学知识制作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甲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ρ水(选填“=”“>”或“<”),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
(3)小明根据图甲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选填“上”或“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丙所示的情形。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的尝试有:_____。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甲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ρ水(选填“=”“>”或“<”),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
(3)小明根据图甲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选填“上”或“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丙所示的情形。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的尝试有:_____。
一轮船从内河驶入大海,船受到的重力大小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船受到的浮力大小___,船排开水的体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