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在探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所示器材并记录了相应数据,如表.

(1)此弹簧原长为____cm,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伸长____cm.
(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2,其中正确的图象是_______.

(4)小明用这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后,指针又回到0.5N处,小明犯了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又将实验器材如图3放置,每个物重G=1N,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____,B的示数为____ .

(6)如图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示数为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 .(“大于”“等于”“小于”)G.

(1)此弹簧原长为____cm,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伸长____cm.
(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2,其中正确的图象是_______.

(4)小明用这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后,指针又回到0.5N处,小明犯了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又将实验器材如图3放置,每个物重G=1N,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____,B的示数为____ .

(6)如图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示数为
A. |
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长板之间以v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力F1和F2的大小方向不变,能使木块m以3v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那么木块向上的推力应是( )


A. F1+ F2 | B.mg | C.2mg | D.3mg |
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管中的酒精发生对管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如图情境中,最下面的棋子被尺快速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仍受到尺的作用 |
B.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
C.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
D.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 |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弹簧连接在一起。甲重10N放在地面上;乙重5N被吊在空中,它们均保持静止。若不计弹簧及细绳的重量,也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 |
B.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是5N |
D.地面对甲的支持力和甲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堆平衡力 |
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 B.PA=PB=PC | C.PA<PB<PC | D.PA=PC>PB |
如图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重10牛,B重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关于甲、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A.甲车必定向北行驶 | B.乙车必定向南行驶 |
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 |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
夏天暴雨前,往往会电闪雷鸣,其中雷声是由于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空气的剧烈___产生的,这些声音是以___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到达人耳后,在___形成听觉。如果在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已知当时气温为1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而光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米/秒,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m.(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如下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在物体上施加另一个力F2,F2从0开始逐渐增大,物体继续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下运动,则在这段时间中,摩擦力f与实践t的关系(从F2施加开始计时),可能符合下列图线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