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一冰块,冰块的下表面与杯底接触,水面正好与杯口相齐,关于当冰融化时是否有水溢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会溢出
B.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不会溢出
C.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会溢出
D.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不会溢出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求:

(1)物块A的密度。
(2)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再继续加水,木块受到浮力怎么变化?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小明在学完浮力后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两次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_____F酒精(选填“>”“=”或“<”);
(2)小明将一根玻璃管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做好标记为A,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如将其放入密度为1.1g/cm3的某液体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密度值,你认为刻度1.1应该标在_____点(选填“p”或“q”),说说你的理由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表演魔术“受控制的番茄酱”,具体做法是将一包番茄酱浸入装半瓶食盐水的矿泉水瓶中,番茄酱处于漂浮状态(如下左图),盖紧瓶盖用手挤压塑料瓶,番茄酱下沉(如下右图),松手后又上浮,如此反复可以控制它的上浮和下沉,小组成员对这一现象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手挤压瓶体,水的密度变大,番茄酱下沉;松手时,水的密度减小,番茄酱上浮。
猜想2:手挤压瓶体,瓶内压强增大,番茄酱包体积变小,密度增大,番茄酱下沉;反之,番茄酱上浮。
(1)经过讨论,同学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_____。
(2)如果要检验猜想2是否正确,首先要证明挤压瓶体时水压增大,取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里面装入等量的液体,盖上盖子并排放于水平桌面,在接近底部的相同高度的同一侧面处各扎一个小孔,用力挤压其中一个瓶子可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3)继续探究,将一个气球装入少量的沙子,并吹入适量的气体扎紧让它悬浮在塑料瓶的水中,盖紧瓶盖用力挤压塑料瓶,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
(4)以上探究说明猜想2正确。请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分析解释:盖紧瓶盖用手挤压塑料瓶,漂浮的番茄酱下沉,松手后又上浮的现象: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14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八)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10日,中国海军绵阳舰、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南海救115”轮抵达马航飞机失联海区并展开搜救工作。此外,中方紧急调动近10颗卫星保障搜救。在多国联合搜寻下,较快完成大致10万平方公里的疑似区域搜寻。   
(1)2014年3月8日请问当天的月相是________   
(2)搜救航船在搜救过程中,两船之间不能靠的太近是因为________   
(3)10颗卫星是同步通信卫星,这类卫星虽然围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宇宙飞船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的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勇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_____法。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设某一节密封的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和10m。(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1)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当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为3×106kg,计算整个密封沉管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原沉管的质量是多少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宁波高铁车站站台,站台靠近铁轨的地上一条白色线延伸开来,内侧还有一条较厚的黄色线(盲人区域)。线外是安全区域,候车的乘客不能进入黄色、白色警戒线,在线外候车就可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火车周围的气流速度比站台里面的速度大,火车周围的风会把人吸向火车
B.火车周围的气流速度比站台里面的速度小,站台的风会把人吹向火车
C.火车周围的气压比站台里面的气压小,站台的大气压会把人压向火车
D.火车周围的气压比站台里面的气压大,火车周围的大气压会把人吸向火车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采用完全相同的器材各自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甲方案:模板通过细线与墙相连,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乙方案: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与左端墙面处,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更合理的是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
(2)在甲方案的实验中,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在乙方案中,当拉动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乙为6N,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若将拉力F乙从6N增大至8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N。
(3)两位同学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μNf表示滑动摩擦力、N表示压力,μ为动摩擦因素).若木块的重力为 5N,木板的重力为15N,结合(2)中的相关数据可计算出木块与木板件的动摩擦因素为_____,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质量不同的铁块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1

5.00
2.10
2

5.00
2.11
3

5.00
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