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羽毛球作为一项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扣杀时的情景,当球碰到球拍会被快速反弹回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林丹的体重为75千克,当他起跳时重心离地50厘米,这个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__________焦耳。(g取10N/kg)
(3)如图为林丹扣杀成功时的一个景头,他手握球拍不掉下来是因为(___)

A.球拍受到的重力小于手对球拍的摩擦力
B.球拍受到的重力等于手对球拍的摩擦力
C.球拍受到的重力大于手对球拍的摩擦力
D.球拍受到的重力等于手对球拍的压力

(1)如图为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扣杀时的情景,当球碰到球拍会被快速反弹回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林丹的体重为75千克,当他起跳时重心离地50厘米,这个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__________焦耳。(g取10N/kg)
(3)如图为林丹扣杀成功时的一个景头,他手握球拍不掉下来是因为(___)

A.球拍受到的重力小于手对球拍的摩擦力
B.球拍受到的重力等于手对球拍的摩擦力
C.球拍受到的重力大于手对球拍的摩擦力
D.球拍受到的重力等于手对球拍的压力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U形管压强计来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当把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一定深度时,U形管两边液面会产生一定的高度差,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所示。(图甲、乙、丁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水>ρ水,图中的三条虚线分别代表同一水平线,以下各空请填入正确的答案序号)

(1)根据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乙、丙可验证: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
(3)根据图乙、丁可验证:在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_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4)若在图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会增大。

(1)根据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乙、丙可验证: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
(3)根据图乙、丁可验证:在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_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4)若在图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会增大。
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B、C是体积均为10cm3的实心铝块。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D的质量应为(ρ铝 =2.7g/cm3,铝块B始终在水中,水与B之间的摩擦以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

A.17g B. 10g C. 7g D. 27g

A.17g B. 10g C. 7g D. 27g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把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表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______千克/米3左右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
上述6组实验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小的物块是______(填编号)。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物 块 | A | B | C | D | E | F |
物块的密度 (千克/米3) | 2.7×103 | 2.2×103 | 1.6×103 | 0.8×103 | 0.6×103 | 0.4×103 |
实验现象 | ![]() | ![]() | ![]() | ![]() | ![]() | ![]()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______千克/米3左右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
上述6组实验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小的物块是______(填编号)。
如图是小明家用的菜刀。

(1)菜刀刀刃被磨得很锋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菜刀上孔①是挂刀孔,用此孔把菜刀挂在墙(或支架)上;刀面边缘还有一排圆孔,如图中②。有了这排圆孔,切菜时,比普通菜刀更省力,且菜片更易从刀面上脱落而不粘刀。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助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1)菜刀刀刃被磨得很锋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菜刀上孔①是挂刀孔,用此孔把菜刀挂在墙(或支架)上;刀面边缘还有一排圆孔,如图中②。有了这排圆孔,切菜时,比普通菜刀更省力,且菜片更易从刀面上脱落而不粘刀。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助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隔多年,温州水路客运又将重新起航,其中水上巴士1号线7月前试航。从市区小南门出发,最后抵达附一医新院,拟设6个站点,全程约10.8千米,共需时50分钟。试航期间投入2艘30座梭子型柴油动力船,如图所示。

(1)乘客坐在行驶的船中,以________参照物,可以判断乘客是运动的。
(2)据题中数据,计算该船的平均速度大约为________米/秒。
(3)在船航行期间,主要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1)乘客坐在行驶的船中,以________参照物,可以判断乘客是运动的。
(2)据题中数据,计算该船的平均速度大约为________米/秒。
(3)在船航行期间,主要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

(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所示。
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1.2N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_______;
③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
(2)按上述方法测定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
体积均为100cm3石块、铝块、铁块、铜块
四块质量不等、密度相等的石块
① 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根据表1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___)
② 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2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
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
③假如将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______

(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所示。
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1.2N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_______;
③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
(2)按上述方法测定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
体积均为100cm3石块、铝块、铁块、铜块
物体 | 石块 | 铝块 | 铁块 | 铜块 |
物体所受重力G(N) | 2 | 2. 7 | 7.9 | 8.9 |
物体所受浮力F浮(N) | 1.0 | 1.0 | 1.0 | 1.0 |
四块质量不等、密度相等的石块
物体 | 石块1 | 石块2 | 石块3 | 石块4 |
物体所受重力G(N) | 0.1 | 1.4 | 2.8 | 4.2 |
物体所受浮力F浮(N) | 0.5 | 1.0 | 2.0 | 3.0 |
① 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根据表1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___)
② 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2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
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
③假如将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