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风速很大,造成压强急剧下降,降到只有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取p0=1.0×1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求:
(1)此时屋顶内外所受到的压力差为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了这一压力能否把面积为5m2,能承受的压强为5×104Pa的柜子压坏.
(1)此时屋顶内外所受到的压力差为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了这一压力能否把面积为5m2,能承受的压强为5×104Pa的柜子压坏.
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 长木板,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1.0kg,取g=10N/kg.由上述采集的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m为________________;
(2)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f为___________________。

(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m为________________;
(2)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f为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以80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公路上留下两条轮胎擦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擦痕越长,表明汽车惯性越小 |
B.擦痕越长,表明汽车速度越小 |
C.擦痕是由于刹车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增大造成的 |
D.刹车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2009年9月28日,浙江省首条高速铁路—甬台温沿海高速铁路顺利通车。甬台温铁路采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先进技术,动车组列车在上面行驶,不再有“咣当”“咣当”的声音,非常平稳且运行时速可达250千米。

(1)甬台温铁路起自宁波,经台州至温州;如图温岭站在临海站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
(2)如此高速的铁路上,要杜绝横穿行为。若有人在列车前方500米处横穿铁路,以250千米/小时速度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只需________________秒就能到达行人的面前。

(1)甬台温铁路起自宁波,经台州至温州;如图温岭站在临海站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
(2)如此高速的铁路上,要杜绝横穿行为。若有人在列车前方500米处横穿铁路,以250千米/小时速度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只需________________秒就能到达行人的面前。
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
B.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滑梯对他的摩擦力 |
C.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
下表是杭州到北京的列车时刻表,从下表可知列车从杭州至北京需要()
车次 | 出发站 | 出发时间 | 目的站 | 到达时间 | 终点站 |
K102 | 杭州 | 17:22 | 北京 | 次日14:10 | 北京 |
A.20时48分 |
B.8时48分 |
C.21时48分 |
D.9时48分 |
下列事例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 |
B.用力吹气球,将气球吹大 |
C.呼吸时,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 |
D.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体内 |
一个质量为68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平方厘米。
求:(1)这个人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安全地步行通过承受能力为3.5×104Pa的冰冻河面?
求:(1)这个人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安全地步行通过承受能力为3.5×104Pa的冰冻河面?
从下图中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的质量所跟它受的重力成正比 | B.图乙表示物体正作匀速运动 |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