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
课外探究时,某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了“金属和酸反映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课题。

(1)其他条件相同,同种金属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同
的铝片,分别放入5%、20%的足量稀盐酸中。实验表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如图
Ⅰ、Ⅱ、Ⅲ是三位同学记录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其中正
确的是____________ 。
(2)其他条件相同,不同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
的镁片、锌片、铁片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
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则曲线A对应的金属与稀盐酸反
应后生成的盐的名称是_________ ;图中曲线B对应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 。

(3)其他条件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同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
同。取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锌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锌粉与盐酸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请在答题卡的该图上
用虚线“- - -”补画出锌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
______

(1)其他条件相同,同种金属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同
的铝片,分别放入5%、20%的足量稀盐酸中。实验表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如图
Ⅰ、Ⅱ、Ⅲ是三位同学记录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其中正
确的是
(2)其他条件相同,不同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
的镁片、锌片、铁片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
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则曲线A对应的金属与稀盐酸反
应后生成的盐的名称是

(3)其他条件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同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
同。取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锌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锌粉与盐酸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请在答题卡的该图上
用虚线“- - -”补画出锌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
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
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 。
(2)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3)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__________ 。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
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编号 | ![]() | 其他物质质量(g) | 待测数据 |
1 | 2. 0 | / | |
2 | 2. 0 | ![]() | |
3 | 2. 0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2)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3)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实验表明,加入![]() ![]() | ![]() ![]() |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
)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 。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________ (选填序号)。

(4)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
A导管口有气泡即收集
B导管口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
C导管口有很多气泡放出时收集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 |||
0.1克![]() | 0.2克![]() | 0.3克![]() | 0.4克![]() | |
40 | 49 | 61 | 75 | 86 |
80 | 77 | 87 | 90 | 92 |
120 | 49 | 92 | 92 | 92 |
160 | 92 | 92 | 92 | 92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

(4)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期是
A导管口有气泡即收集
B导管口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
C导管口有很多气泡放出时收集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 10%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
(3)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 10%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
(3)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______(选填序号)

(4)收集氧气的最佳时间是_____。
A 有气泡即收集 B 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 C 加热3分钟后收集 D 加热较长时间后收集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 生成氧气的体积/亳升 | |||
0.1克MnO2 | 0.2克MnO2 | 0.3克MnO2 | 0.4克MnO2 | |
40 | 49 | 61 | 75 | 86 |
80 | 77 | 87 | 90 | 92 |
120 | 89 | 92 | 92 | 92 |
160 | 92 | 92 | 92 | 92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______(选填序号)

(4)收集氧气的最佳时间是_____。
A 有气泡即收集 B 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 C 加热3分钟后收集 D 加热较长时间后收集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
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
,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产生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
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出现了下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3)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
的双氢水,再分别加入少许
粉末,
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中火星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产生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出现了下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3)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中火星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为了研究MnO2与双氧水(H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入少许的MnO2粉末于 50 mL密度为1.1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通过实验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
(3)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
(4)以上反应速率的大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
(3)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顺序为
(4)以上反应速率的大小变化的原因是
(5)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
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每次实验取用相同质量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若干克,并分别滴加相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的盐酸,(假设两种盐酸的密度都为l克/毫升,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1)小组提出假设: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有关。
(2)实验设计与实施。
①实验中他们根据 来确定反应的剧烈程度。
②设置实验①和②,可探究的问题是
(3)绘制图像:可以将实验①得到的数据绘制成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
若实验①中大理石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CO2质量为2.2克,试计算参加反应的盐酸体积是多少毫升?
(1)小组提出假设: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有关。
(2)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编号 | 温度/℃ | HCl的质量分数 | 完全反应的时间/秒 |
① | 25 | 18.25% | 160 |
② | 25 | 9.125% | 210 |
③ | 35 | 18.25% | 60 |
①实验中他们根据 来确定反应的剧烈程度。
②设置实验①和②,可探究的问题是
(3)绘制图像:可以将实验①得到的数据绘制成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
若实验①中大理石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CO2质量为2.2克,试计算参加反应的盐酸体积是多少毫升?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用另一类型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同学为了探究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由表中数据观察: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13.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可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g。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最佳装置是
(3)某同学为了探究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由表中数据观察:H2O2溶液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呢?

(4)13.6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可得氧气的质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