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分子的构成
-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 +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漂白粉[Ca(ClO)2]等,这三种物质都含( )
A.原子团 |
B.氯分子 |
C.氯离子 |
D.氯元素 |
离子是________原子或 ________。带________的离子称为________。带 ________的离子称为________。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取决于________的数目。离子与原子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 ________来实现。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 ,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 |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
C.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D.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
C22H19FN4O2 为抗癌新药西达苯胺的化学式。下列关于西达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达苯胺是一种化合物 |
B.西达苯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
C.西达苯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1:2 |
D.西达苯胺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四种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粒种类变化如图所示(“
”、“
”表示不同原子)。则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

(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四种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
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B.生石灰和水 |
C.氯化钙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 D.碘和酒精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比如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对于H2O和H2O2两种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 |
C.都含有氢分子 |
D.物质分子构成不同 |
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A.元素 | B.原子 | C.分子 | D.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