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3 01:3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同类题2
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的性质
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A.A
B.B
C.C
D.D
同类题3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D.CO和CO
2
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
同类题4
下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的化学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比为3:14
B.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D.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同类题5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