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3 01:3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种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同类题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只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同类题3
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同类题4
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
同类题5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