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分子的构成
-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 +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
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
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 |
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 |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 |
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
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分子的性质 |
A |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B |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 |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C |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
A.A | B.B | C.C | D.D |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
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
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氧化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此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中粒子个数比为Ni:O=97:100,计算该晶体中Ni3+与Ni2+的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