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微粒中,是阳离子的是__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
组别
质子
中子
电子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26
30
26
D
14
16
14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请按要求书写:
(1)三个碳酸根离子____;
(2)硫酸钠____;
(3)氧化铁____;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
(5)符号的三种含义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 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α 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 α 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③⑤D.④⑤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化合物XY3中,X可以是-3价,Y可以是+1价
C.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有一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是2,它一定是氦原子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H3+离子和H3分子,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3+和H3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H3是单质
C.一个H3+中含有3个电子
D.一个H3中含有3个质子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b和c上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核外电子数不同
D.在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