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 分子
- 元素
- +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纳米碳化硅(SiC)与金刚石都是正八面体结构,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强耐磨性,且透明有光泽等性能,可用于制作人造金刚石。纳米碳化硅属于()
A.混合物 | B.氧化物 | C.单质 | D.化合物 |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了“CO2制取全降解塑料”(即可被微生物分解的塑料)的新技术。则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 |
B.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
C.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
D.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这种新材料属于_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_(选填“导电性强”或“导热性好”)。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A.时间单位 | B.质量单位 | C.长度单位 | D.温度单位 |
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碳海绵”如图所示,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放在温度-196℃的液氮中,弹性活力依然;“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毫克/立方厘米(不包括该物质空隙间的气体)。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海绵”是一种混合物,充分燃烧产生CO2 |
B.相同体积“碳海绵”的质量远小于密度为0.09千克/米3的氢气的质量 |
C.若用此材料做成宇航服能抵抗月球晚上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 |
D.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迅速吸油 |
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
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