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如图所示是( )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C.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D.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Ne ②Fe  ③Fe2+ ④H2O2 ⑤NaCl ⑥SO32
A.③⑥表示离子,其中③表示亚铁离子,⑥表示三氧化硫离子
B.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①、②,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④表示H2O2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根据如图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有一种原子,它的核外电子有11个,根据表格,可知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表中原子序号为17的元素中文名称为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向容积为250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然后再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3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1)A中的现象为_____,说明_____;
(2)仪器A颈部足够细的目的是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A.
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
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粘合在一起
C.
喷洒香水后,香水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D.
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整杯水过一会儿全部变成红色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其微观变化如图所示。则水结成“热冰”后(  )
A.水分子变成其它分子
B.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C.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变为有序
D.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变化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教室里的日光灯同时亮、同时灭,是因为各个灯之间是串联的
B.遥控器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是因为遥控器能发出紫外线
C.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是利用了浮力
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当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默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酒精和水温

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

色时的总体积/ml

混合液呈均匀红

色时所需的时间

体积/ml
质量/g
体积/ml
质量/g
A 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
B 组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
 
(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
(2)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进行合理的解释:①_______;②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