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为检验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钙样品11.4 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 g水,振荡形成悬浊液,放在电子天平上,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盐酸,振荡后读取质量(如图甲所示)。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1.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将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后得到的混合液的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它们的质量完全相同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请回答:   
(1)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上市,根据卫生部制定的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毫升酱油中铁营养剂的添加量是200毫克,该铁营养剂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2.5%,由实验测知,酱油中的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食用16毫升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有多少毫克_____?   
(2)小明的妈妈最近身体虚弱,脸色苍白且厌食,医生诊断说她患缺铁性贫血,除正常饮食吸收的铁元素外,建议服用硫酸亚铁(FeSO4)口服液。若小明的妈妈共需要补充1.4克铁元素,需要服用多少克硫酸亚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52克硫酸亚铁中铁的含量相当于多少克氧化铁中铁的含量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粒子轰击金箔来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该实验说明
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B.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任何实验都存在一些偶然现象
C.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体积较小的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目前仍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占整个原子体积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
D.锂原子不显电性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m
B.固体不易拉伸,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借助光束,可看到空气中灰尘“乱舞”,这是分子运动的证据之一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