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 + pH值的变化
- pH值的测量及方法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图像能直观反映出一些科学信息,生动形象帮助同学们理解科学知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
B.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石灰水 |
C.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像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 |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如图1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其中一种物质逐滴加入另一种物质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1)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图1中 点时溶液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若要将36.5克10%的盐酸全部反应完,需要NaOH多少克?(HCl+NaOH==NaCl+H2O)

(1)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图1中 点时溶液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若要将36.5克10%的盐酸全部反应完,需要NaOH多少克?(HCl+NaOH==NaCl+H2O)
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石灰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
D.将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分别和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
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A.①将饱和石灰水升温 |
B.②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分解 |
C.③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
D.④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KOH溶液 |
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常引淡水冲洗土地以降低其酸性,在下图中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 )

(1) (2) (3) (4)

(1) (2) (3) (4)
A.(1) | B.(2) | C.(3) | D.(4) |
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


A.柠檬酸 | B.雪碧 | C.食盐水 | D.肥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