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用三块相同的铁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第一块铁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实验2:取第二块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
对三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1:取第一块铁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实验2:取第二块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
对三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1的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
B.实验2的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其质量比原铁片小 |
C.实验3的铁片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D.实验1和3,说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
B.常温下可用Fe和AgCl反应制取Ag |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爹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z |
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生成FeCl2和H2O | B.用铁回收硝酸银废液中的可利用资源 |
C.与同种盐酸反应时,铁片比镁片反应剧烈 | D.常温下,在空气中的铁比铝容易氧化 |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
A.铁和铜 | B.银 | C.铜和银 | D.铜 |
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
C.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 D.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
某学生将锌粒放人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2)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一下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现象: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 | ________________ |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2)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一下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