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 +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碳的用途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在收集过程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现红色,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上图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中序号),在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填下图中序号)
(6)下图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中图D中的实验现象为 ,它的反应方程式为

(1)实验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4)在收集过程发现水槽中的水呈现红色,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上图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中序号),在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填下图中序号)
(6)下图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中图D中的实验现象为 ,它的反应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占空气体积的____。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溶液混合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是它的性质_____(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选择_____类型的发生装置,收集时用_____法。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是它的性质_____(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选择_____类型的发生装置,收集时用_____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主要有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 |
B.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 |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
D.锥形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CO2的装置。

(1)指出仪器名称:A ;B ;C 。
(2)如果用该装置制CO2,那么如何证明C中已集满CO2? 。
(3)已集满CO2的集气瓶应如何放置? 。
(4)使用该装置时应注意: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 。
②导气管应插入集气瓶的 。

(1)指出仪器名称:A ;B ;C 。
(2)如果用该装置制CO2,那么如何证明C中已集满CO2? 。
(3)已集满CO2的集气瓶应如何放置? 。
(4)使用该装置时应注意: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 。
②导气管应插入集气瓶的 。
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度外,还在研究_________的影响。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__________也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_____________。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度外,还在研究_________的影响。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__________也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_____________。
(2018·山东威海)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b端进入 |
C.实验室干燥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c端进入 |
D.实验室收集的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所示临时存放 |
因为“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________(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装置,有关此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H2等气体 |
B.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
C.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了连通器 |
D.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主要原因是防止添加液体时液体飞溅 |
下列各装置中,夹紧②、③、④中的弹簧夹,并作相关操作,漏气的装置是( )


A.对装置①,双手移去后,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 |
B.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
C.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
D.对装置④,上下移动a管后,a、b两端液面仍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