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 + 空气组成的测定
- 空气的利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注射器中存有15mL空气,玻璃管的容积为40mL。(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1)连接好装置,需要_____,再加入铜粉。为了保证氧气全部反应,加入的铜粉应该_____
(2)保证氧气跟铜粉充分反应的操作是_____
(3)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mL,通过计算,你认为该同学测定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

(1)连接好装置,需要_____,再加入铜粉。为了保证氧气全部反应,加入的铜粉应该_____
(2)保证氧气跟铜粉充分反应的操作是_____
(3)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mL,通过计算,你认为该同学测定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
如图①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②、图③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
C.p<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
D.由图③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 |
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玻璃管内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玻璃管内壁光滑),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酒精灯,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 )


A.向左移功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
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
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对照”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与这一科学方法不符合的是()





A.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B.研究蒸发影响的因素 |
C.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
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都是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
B.在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作用肥料,可以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C.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钟罩内剩下氮气,燃烧停止时仍然残留少量红磷,说明氮气不支持红磷燃烧 |
D.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后,放出O2,供人、动植物呼吸各燃烧反应后生成CO2返回大气 |
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
③第一组裝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裝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交流与讨论)
(1)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3)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未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簣夹,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
③第一组裝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裝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交流与讨论)
(1)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3)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未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簣夹,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中,先后顺序不确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 |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影响的实验时,必须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分别在相应的温度下水浴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混合 |
C.测定空气氧气含量实验时,先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再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
D.探究天竺葵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前,必须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