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3). 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_______)
A. 溶解、蒸发、过滤B. 过滤、蒸发C. 溶解、过滤、冷却D. 溶解、过滤、蒸发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暑假期间,宁波某学校的科学兴趣班参观了北仑的一家大型冶炼企业。大家了解到: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产品之一——硫酸锌晶体(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同学们又深入车间亲眼目睹了其主要生产流程,总结简化之后,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

(1)步骤Ⅰ、Ⅱ中的主要操作均为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置换反应(填“全部是”、“全不是”或“不全是”)。
(3)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A中的溶质质量相比______________(填“变大了”、“变小了”或“没有变化”)。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在制作“叶脉书签”中,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l)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2)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的一个玻璃仪器是________。
(3)本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可多选)。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右盘放砝码
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天平平衡后的称量过程中,若指针略偏左,则可向右调节游码
D.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E.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称量过程尽量要缩短时间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有一种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 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1)表中的m 值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计算、确定所用的100克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表格中的三次实验数据是否足够?______(填“是”或“否”)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电影《流浪地球》讲到,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人类将会遭遇了巨大危机,男主刘启想到爸爸曾经说过,木星上的大气主要由氢气组成,当地球和木星靠近时,地球的氧气和木星的氢气会混合,利用地球的能量可以引爆氢气,再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地球逃离木星的引力。请写出上述材料涉及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CO2验满B.收集O2
C.加热液体D.过滤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后就可消除污染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C.人食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过程除去污染的水
D.大量放养鱼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临床上发现,用25%的硫酸镁溶液l0∼20mL与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的混合液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下表是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28.2
33.7
38.9
44.5
54.6
55.8
 
(1)若用无水硫酸镁固体配制400g 25%的硫酸镁溶液,则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mL(假设此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lg/mL),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配制30%的硫酸镁溶液,则配制时应控制的溶液温度至少达到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配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将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___(选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3)如果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所用硝酸钾样品不纯___________;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___________;③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现有下列仪器:①酒精灯 ②量筒 ③试管 ④胶头滴管 ⑤烧杯 ⑥药匙 ⑦玻璃棒⑧托盘天平。若实验室要配制100克15%的氯化钠溶液,则上述仪器中多余的是(    )
A.②④B.①③C.⑤⑥D.⑦⑧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