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固体
C.食盐D.氢氧化钠固体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1)某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    
(2)要配制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10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某硝酸钾晶体中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得到纯净硝酸钾的方法是:先加热溶解,然后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硝酸钾晶体。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氢氧化钙)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将100克6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溶解度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解释下列现象:将底部有部分未溶解的硫酸铜固体的饱和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底部固体变少。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
D.在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或蒸发溶液中的水分,都能把8%的硝酸钾溶液变成15%的硝酸钾溶液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