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________ρ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________m2.(后两空选“<”、“=”或“>”)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为0.9N, G2为0.4N;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为1.1N, G4为0.5N;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
⑴实验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⑵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为0.9N, G2为0.4N;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为1.1N, G4为0.5N;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
⑴实验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⑵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
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厘米3、15厘米3、20厘米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__盘。
(2)对实验记录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mL,小豪所测得的冰的密度为__克/厘米3(保留1位小数)。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__盘。
(2)对实验记录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mL,小豪所测得的冰的密度为__克/厘米3(保留1位小数)。

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 ;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 .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 ;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 .
小菁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小光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字母)
(2)实验中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塑料球的密度ρ球= kg/m3。此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


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的质量为m; |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l; |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
D.取出塑料球,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字母)
(2)实验中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塑料球的密度ρ球= kg/m3。此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
小星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星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星发现天平的左盘翘起,此时小星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调平后,小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星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大米密度值偏___________。
小星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上图丙所示),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3)根据题意,写出压缩后注射器内空气体积为________(用V来表示)。
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星发现天平的左盘翘起,此时小星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调平后,小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星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大米密度值偏___________。
小星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上图丙所示),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 注射器内 空气压强 | 注射器内空气和 大米的总体积 |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 |
压缩前 | P | 23毫升 | V |
压缩后 | 2P | 13毫升 | ? |
(3)根据题意,写出压缩后注射器内空气体积为________(用V来表示)。
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晶体溶于水后,溶液增加的体积并不等于放入水之前晶体的体积,经研究发现单位质量的氯化钠晶体(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增加的体积只是氯化钠晶体放入水之前的体积的[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7/1/16/1729987735273472/1729987735609344/STEM/e25e6f4156b54fd68f2021497059853f.png],氯化钠晶体的密度为
,水的密度为
,某同学利用量杯、水、氯化钠晶体巧妙地测出了一个鸡蛋的密度,方法如下:
第一步:使量杯盛有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第二步:把鸡蛋放入量杯中(鸡蛋浸没于水中),读出这时液面指示的体积V2。
第三步:用汤匙向量杯中逐渐加入氯化钠晶体,直到鸡蛋刚好悬浮在溶液内部为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有遗漏的是第几步?请把遗漏部分补充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减小实验误差,除了读数正确且不损坏仪器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的两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使量杯盛有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第二步:把鸡蛋放入量杯中(鸡蛋浸没于水中),读出这时液面指示的体积V2。
第三步:用汤匙向量杯中逐渐加入氯化钠晶体,直到鸡蛋刚好悬浮在溶液内部为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有遗漏的是第几步?请把遗漏部分补充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的密度

(3)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减小实验误差,除了读数正确且不损坏仪器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的两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g。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g。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2℃升到8℃的过程中,其密度()


A.先变大后变小 | B.先变小后变大 |
C.一直变大 | D.保持不变 |
水具有反常膨胀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 ℃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 (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