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 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所示;
②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 mL,如图乙所示;
③ 将烧杯中 20 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
④ 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 44 mL,如图丁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2)在实验步骤③ 和④ 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① 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所示;
②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 mL,如图乙所示;
③ 将烧杯中 20 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
④ 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 44 mL,如图丁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2)在实验步骤③ 和④ 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金属块的质量; 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③金属块的体积;④测金属块的密度
①测金属块的质量; 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③金属块的体积;④测金属块的密度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烧杯中质量为63g的盐水全部倒人量筒中,如图所示,盐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3 ,则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盐水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 

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
(1)将壶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质量如图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_____g。
(2)如图乙所示,将壶盖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20cm3,则壶盖的密度是_____g/cm3
(3)用该方法测出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丽接着用现有的器材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丙图中A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做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图线应是_____(选填丙图中B、C、D)
(1)将壶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质量如图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_____g。
(2)如图乙所示,将壶盖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20cm3,则壶盖的密度是_____g/cm3
(3)用该方法测出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丽接着用现有的器材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丙图中A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做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图线应是_____(选填丙图中B、C、D)

小丁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3.2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空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试计算:
(1) 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2) 这堆稻谷的总质量有多少吨?
(1) 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2) 这堆稻谷的总质量有多少吨?
某同学想测出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足量的水.探究过程如图: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a、此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b、该同学改正错误后,在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他需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该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67g;
b、如图丙,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2g;
c、如图丁,吊起用细线系好的鹅卵石,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不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此时测得总质量为97g;
d、该同学求出的鹅卵石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cm3,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a、此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b、该同学改正错误后,在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他需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该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67g;
b、如图丙,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2g;
c、如图丁,吊起用细线系好的鹅卵石,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不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此时测得总质量为97g;
d、该同学求出的鹅卵石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cm3,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010年5月7日,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学物理教师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来自潮州的黄杰华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取g=10N/kg):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和G2;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和G4;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

(1)上述实验中,他测得G1=0.94N,G2=0.40N.G3和G4的读数如上图(b)所示,则G3=________N;
(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量是________N;
(3)小石块的重量是________N;
(4)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5)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它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
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ρ盐′与它的真实密度ρ盐相比,ρ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ρ盐(选填“>”、“=”或“<”)。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和G2;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和G4;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

(1)上述实验中,他测得G1=0.94N,G2=0.40N.G3和G4的读数如上图(b)所示,则G3=________N;
(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量是________N;
(3)小石块的重量是________N;
(4)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5)若将小石块换成一个小盐块,其它步骤不变,不考虑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误差,
则他测得的盐块的密度ρ盐′与它的真实密度ρ盐相比,ρ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ρ盐(选填“>”、“=”或“<”)。
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________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________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p.
(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在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________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________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p.
(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在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小明同学有一天得到了一块石蜡,采用下列步骤测量它的体积:
A、取石蜡块用细线系好,再在石蜡块下系一小铁块,如图甲所示。
B、再用量筒和水测出石蜡块的体积,如图乙、丙、丁所示。则:

(1)在步骤A中,要在石蜡块下系一小铁块后再用量筒和水测石蜡的体积,而测小石块体积时不需要系小铁块。请写出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格记录法是科学实验常用的记录方法,我们要学会设计表格。小明同学设计了下列一张记录数据的表格,请你把这张表格补充完整。
(3)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________。
A、取石蜡块用细线系好,再在石蜡块下系一小铁块,如图甲所示。
B、再用量筒和水测出石蜡块的体积,如图乙、丙、丁所示。则:

(1)在步骤A中,要在石蜡块下系一小铁块后再用量筒和水测石蜡的体积,而测小石块体积时不需要系小铁块。请写出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格记录法是科学实验常用的记录方法,我们要学会设计表格。小明同学设计了下列一张记录数据的表格,请你把这张表格补充完整。
______ | 石蜡块、小铁块、水的总体积 | 石蜡块体积 |
30厘米3 | 50厘米3 | _________ |
(3)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________。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克 |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厘米3 |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千克/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