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在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以下做法能使小球下沉的是()


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 |
B.蒸发一些溶剂,恢复到室温 |
C.升高温度,使硝酸钾晶体析出 |
D.降低温度,使硝酸钾晶体析出 |
小明在溪边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漂亮小石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但手边只有弹簧秤,于是他找来一根细线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小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示数如左图所示,则小石块的重量为___________N;
(2)将小石块慢慢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将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石块浸没到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N;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m3;
(3)由此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1)将小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示数如左图所示,则小石块的重量为___________N;
(2)将小石块慢慢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将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石块浸没到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N;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m3;
(3)由此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将少量①菜油、②醋、③蔗糖、④胡椒粉、⑤味精粉、⑥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__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__ 形成溶液。(填序号)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克水溶解20克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
B.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克 |
C.20℃时,32克某物质需要100克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2克 |
D.20℃时,50克水最多溶解了18克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8克 |
氯化钾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氯化钾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
B.20℃时,100 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钾34.0g |
C.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
D.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D.餐具上的油污用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洗去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 。
(2)要使t1℃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
(3)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4)要配置t2℃时b的饱和溶液100克,需要的实验器材有(不包括水、b等试剂)天平、量筒、温度计、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 等。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均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填选项序号)。

(1)P点表示的含义
(2)要使t1℃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3)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4)要配置t2℃时b的饱和溶液100克,需要的实验器材有(不包括水、b等试剂)天平、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均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1)第一次向世人证明大气压存在而且值很大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实验,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_________帕,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2)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__________,水的沸点较__________的缘故。
(2)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__________,水的沸点较__________的缘故。
某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掉36克食盐,得到__________ 克食盐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水中溶质是___________ ,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 克,溶剂质量为_________ 克。
(1)食盐水中溶质是
(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