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1)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     (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a溶液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B.溶剂的质量C.溶解度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t℃时,将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c="a+b"B.c=2a-bC.c="a+2b"D.c=2b-a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混合物①黄河水②牛奶③消毒用酒精④碘酒中,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溶液的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学生看到一幅有趣的对联,上联“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水温不降”,可惜下联几个字迹不清。亲爱的同学你能完成补充吗?下联“盘内水冰,冰 化水,冰温未升”。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1)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l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探究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cm3,软化点72~76℃,沸点约300℃,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用_________________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溶解度曲线能使我们直观的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还能在曲线图中找到许多“共同点”,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氯化钠和碳酸锂在0℃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g;
(2)它们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都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很大”或“不大”);
(3)分别从它们的溶液中获得大量晶体,都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结晶。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B.酒精C.汽油D.苯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A.冰的熔点是0℃B.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C.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属于放热的是()
A.积雪变成水汇入江河
B.植物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C.夏季,冰雹的形成
D.冰山上的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上述事实①②③分别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          三个因素有关。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