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溶解度曲线能使我们直观的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还能在曲线图中找到许多“共同点”,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氯化钠和碳酸锂在0℃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g;
(2)它们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都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很大”或“不大”);
(3)分别从它们的溶液中获得大量晶体,都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结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5-10-20 03: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
2
时,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 )
A.降低温度
B.加入溶剂
C.加入溶质
D.倒出部分溶液
同类题2
下列关于溶液和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而形成溶液
B.从10克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5毫升,该蔗糖溶液的浓度为0.5%
C.100克水溶解36克食盐达到饱和状态,即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同类题3
t℃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C.降低温度后,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会增加
D.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同类题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若t
1
=20℃,则A物质的溶解性为 _______(“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将t
2
℃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如何变成不饱和溶液?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t
3
℃时,欲用1000克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所加溶质的质量从大到小为 _________。
同类题5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将100克6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