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B.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
C.20℃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室温下一小木块漂浮在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此时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小红同学往该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并导致温度升高。温度越高,熟石灰的溶解性越小)。请在图乙中画出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进行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你能预测实验1和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将会发生的现象,并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高铁高速运行B.物联网信息交互C.无人机电池充电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在天平调平后称量物体质量时,加了一些砝码后发现指针向右偏,那么,接下去应该 (  )
A.增加砝码B.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移动
C.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移动D.减少砝码或向左移游码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 (    )
A.冰熔化成水B.由宇宙飞船把种子带到太空
C.把菜刀表面磨光D.把铁丝拉长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中考实验考查中,金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在使用天平时是这样的: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往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往右盘内添加砝码,经反复实验发现当右盘内放入一个50克和一个20克的砝码时,天平虽然接近平衡,但左盘呈下降的趋势,如果往右盘内再加入一个10克砝码,则天平右盘很快下降。“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该同学将天平左边的平衡螺母往右边旋少许后,天平达到了平衡。 则该同学所测物体的质量 ( )
A.等于70克B.大于70克C.小于70克D.无法确定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某同学在厨房里看到的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 Na2CO3)包装袋信息,他带了一包食用纯碱到学校实验室。

(1)为测定室温下 Na2CO3 的溶液溶解度,在编号为 A、B、C、D的四个烧杯中各加入室温下的水 100g,并分别加入取自实验室的 Na2CO3 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烧杯编号
A
B
C
D
水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100
加入 Na2CO3 的质量/克
30
35
40
50
溶液的质量/克
130
135
140
140
 
分析上述数据,烧杯编号为_____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室温下,Na2CO3 的溶解度是______。
(2)为确定食用纯碱的纯度,称取自带的食用纯碱 5.4g 放入烧杯中,再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 25g,得溶液质量为 28.2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袋信息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 0.1%)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这个学期,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天平、秒表、量筒、温度计等测量工具,使用测量工具时操作需规范,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称量前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应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可以用秒表测量时间间隔
C.体温计可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也可离开被测物质读数
D.用天平称量质量时,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 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温度等于 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 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 A,B,C,D,E 处的温度分别为 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