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非常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某天早晨喝牛奶时,他不停的向牛奶中加糖.妈妈看见后对他说:“傻孩子,刚开始往牛奶中加糖,你会觉得越来越甜,但加了一定量后,再加多少糖,也不会觉得更甜的?”妈妈的话有道理吗?如果要让牛奶变得更甜,应该怎么办呢?请你说明其中的理由.
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在______℃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3℃时A物质饱和溶液降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
(3)若A中有少量B时,采取______的结晶方式提纯

(1)在______℃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3℃时A物质饱和溶液降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
(3)若A中有少量B时,采取______的结晶方式提纯
A. (4)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用A、B、C表示). |
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


A.a | B.b | C.c | D.ab |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 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 。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把一粒缺角的氯化钠晶体,放入它的饱和溶液中保持温度不变并在密闭条件下,经过一段很长时间,晶体的缺角会自动补上(成为完整的立方体).这时溶液的浓度______ ,晶体的质量______ .
溶液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有重要作用.
(1)将一匙蔗糖放入足量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人们将买回的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清洗,用科学原理解释浸泡的目的是______ ___
(1)将一匙蔗糖放入足量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人们将买回的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清洗,用科学原理解释浸泡的目的是______ ___
高度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圆柱体,已知两圆柱体体积VA=2VB,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 )
A.1:1 B. 2:1 C. 4:1 D. 1:2
A.1:1 B. 2:1 C. 4:1 D. 1:2
如图所示是强强和爸爸在家休息的情景,其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强强吹电风扇感觉凉快,与蒸发吸热有关 |
B.爸爸戴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原理 |
C.落地电扇在工作时,扇叶转动时具有动能 |
D.电扇工作时主要是电能转化为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