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类推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混合物 |
C.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则分子也不可以再分 |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需要被润湿,否则测得的pH一定会偏小 |
(1)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碳酸钾、稀硫酸、氯化镁、稀硝酸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则该混合溶液可能组成是 或是

(2)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人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2)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人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右边试管中的水刚刚停止沸腾,夹子处于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对其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试管中刚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
B.试管中水倒流进广口瓶中 |
C.广口瓶内液体变浑浊 |
D.试管口的单孔橡皮塞被弹开 |
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 |
B.用氢氧化钠来中和酸性土壤 |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
D.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质量分数是多少?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1)小明根据残余标签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
(2)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及溶液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结论]该瓶无色溶液是 。
(3)该溶液质量分数是多少?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质量分数是多少?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1)小明根据残余标签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
(2)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及溶液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取50克少量样品于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当不再产生沉淀时,将沉淀过滤,称量 | 沉淀的质量为9.85g |
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 产生大量气泡 |
[实验结论]该瓶无色溶液是 。
(3)该溶液质量分数是多少?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1-)。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氯离子的是()


A.①③ | B.② | C.④ | D.①②④ |
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剑蝴同学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

(2)若剑蝴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
(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 。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

(2)若剑蝴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
(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转变成 。
科学家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青少年大脑皮层体液的pH>7者的智商要比pH<7者的智商高出1倍,最理想的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pH介于7.35~7.45之间。小明同学大脑皮层体液的pH=7.40。其体液的酸碱性为()
A.碱性 B. 酸性
B.中性 D. 难以判断
A.碱性 B. 酸性
B.中性 D. 难以判断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H2SO4+ CuO = CuSO4+ H2O |
B.Mg + H2SO4=MgSO4+ H2↑ |
C.Ca(OH)2+ Na2CO3=" 2NaOH" + CaCO3↓ |
D.Cu(OH)2+ 2HCl = CuCl2+2H2O |
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切不可把_________倒入_________中。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切不可把_________倒入_________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