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 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 烧碱固体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① 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 烧碱固体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 B.②③⑤ | C.③⑤ | D.②③④ |
以下四种溶液:①MgSO4②NaOH ③CuSO4④KCl 若不用其他试剂,但可以用被鉴别出来的物质,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④②① | D.①②③④ |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2CO3 |
B.氯化银食盐 NaCl |
C.硫酸铜晶体胆矾 CuSO4•5H2O |
D.碳酸钙生石灰 Ca(OH)2 |
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
东阳南乡盛产丰富的水果,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柑桔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a2SO4 | B.NH4H2PO4 | C.K2SO4 | D.NH4Cl |
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硫酸 | B.烧碱与稀硫酸 |
C.氧化铁与稀硫酸 |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能够达到除掉杂质目的是()
A.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 |
B.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CaCO3 |
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 |
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OH |
下列各组物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Cl3、NaCl、KNO3 |
B.NaCl、NaOH、NaNO3 |
C.CaCl2、NaNO3、Na2CO3 |
D.KNO3、H2SO4、NaCl |
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他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溶液呈蓝色,其他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别滴加E溶液,现象为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和D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溶液呈蓝色,其他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别滴加E溶液,现象为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和D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