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 细菌
- 真菌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病毒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我校806班的同学们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

(取样)他们将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______的设计较合理.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多种有机物.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如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研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品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

(取样)他们将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______的设计较合理.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多种有机物.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如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研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品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
学习细菌知识后,小敏知道与动植物相比,细菌的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表中数据_____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表中数据_____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温度/℃ | 每小时细菌增加倍数 |
20.5 | 2.0 |
30.5 | 3.O |
36.0 | 2.5 |
39.2 | 1.2 |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 (填序号)。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 (填序号)。
|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在我们的周围、甚至是每个人的体表和体内会存在着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制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A利用牛肉的香味吸引细菌 B使培养基表面变得黏稠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和无机盐
(2)在第二步操作中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B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4)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图,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______个。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制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A利用牛肉的香味吸引细菌 B使培养基表面变得黏稠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和无机盐
(2)在第二步操作中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B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4)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图,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______个。
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之后,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增殖停止。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
A.青霉菌与细菌间可能是互利关系 |
B.可能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 |
C.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
D.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 |
在I、II、Ш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份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实验结果能说明维生素会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实验结果能说明维生素会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
A.培养皿I和III | B.培养皿II | C.培养皿I和II | D.培养皿II和III |
学习细菌知识后,小敏知道与动植物相比,细菌的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
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
表中数据_____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他又猜想:“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
他设计了除酸碱性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组实验,如图。则丙应控制成_______性环境。请提出一个与上述猜想不同的,可能会影响细菌繁殖速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 | 每小时细菌增加倍数 |
20.5 | 2.0 |
30.5 | 3.O |
36.0 | 2.5 |
39.2 | 1.2 |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
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
表中数据_____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他又猜想:“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
他设计了除酸碱性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组实验,如图。则丙应控制成_______性环境。请提出一个与上述猜想不同的,可能会影响细菌繁殖速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C三个烧瓶内分别加入同质等量的肉汤,A瓶和B瓶敞口,C瓶密封.将A、B和C瓶的肉汤加热煮沸,冷却后,处理如右图1所示.请据图1分析回答

(1)如果A和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如果B和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瓶肉汤先变质.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食物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
在A、B、C三个烧瓶内分别加入同质等量的肉汤,A瓶和B瓶敞口,C瓶密封.将A、B和C瓶的肉汤加热煮沸,冷却后,处理如右图1所示.请据图1分析回答

(1)如果A和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如果B和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瓶肉汤先变质.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食物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
下表所列数据于“研究有关细菌群体数量在25 h内的增长”实验。
(1)下列所示的曲线中,最能反映上表结果的是()

(2)细菌最大增长幅度的时间段是( )
(3)试分析一下,后面时间段内,细菌的数量为何减少?
时间/h | 细菌数量 |
O | 750 |
5 | 9000 |
10 | 44000 |
15 | 35000 |
20 | 11000 |
25 | 6000 |
(1)下列所示的曲线中,最能反映上表结果的是()

(2)细菌最大增长幅度的时间段是( )
A.在O~5 h之间 |
B.在5~10 h之间 |
C.在10~15 h之间 |
D.在15~20 h之间 |
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试验方法步骤如下表:
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3) 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案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组 | 乙组 |
1 |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 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
2 |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
3 | 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
4 |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
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3) 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案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