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  (填序号)。
A.室温保持在25 ℃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2-13 08:25: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M
5.2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_____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对应的温度为_____
(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点).

同类题3

2014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意味着食盐的经营将向私营企业开放。我国的食盐大多为加碘盐,某兴趣小组开展了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碘在食盐中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②国家规定:食盐中碘含量(以I计)标准为20mg/kg~50mg/kg。
③碘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方程式为: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
④单质碘(I2)难溶于水,碘与碘化钾溶液混合后生成易溶的KI3。KI3仍保持碘单质的化学性质。
⑤淀粉溶液遇碘变蓝,淀粉的量充足时,颜色深浅度随碘含量变化而变化。
(实验探究)
步骤1:配制准备以下各种试剂:10g/100ml食盐溶液、0.0254g/L碘溶液、10g/L淀粉溶液、196g/L稀硫酸、1.66g/L碘化钾溶液、蒸馏水。
步骤2:取10支5ml的小试管,贴上编号标签,按表要求分别滴入碘溶液、蒸馏水和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并有序放置在试管架上,留作对比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碘溶液滴数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0
蒸馏水滴数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淀粉溶液滴数
3
3
3
3
3
3
3
3
3
3
 
步骤3:……
(数据处理)小组学生经过计算,得出100毫升食盐溶液中含有碘酸钾0.428m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配置碘溶液时为了促进碘在水中的溶解,可以往水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   
(2)步骤2中,碘溶液用量的递减和蒸馏水用量的递增,其目的的是________。   
(3)1千克食盐所含的碘酸钾是否符合标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