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 细菌
- 真菌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病毒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生长情况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步骤中,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_________下进行。

如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是_________。
(3)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推测甲、乙两组试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奶的制作需要在___________条件下。

(1)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是_________。
(3)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推测甲、乙两组试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奶的制作需要在___________条件下。
学习细菌的有关知识后,小敏知道与动植物相比,细菌的细胞没有________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
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
表中数据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他又猜想:“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
他设计了除酸碱性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组实验,如图。则丙应控制成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环境。

请提出一个与上述猜想不同的,可能会影响细菌繁殖速度的因素:________。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
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 | 每小时细菌增加倍数 |
20.5 | 2.0 |
30.5 | 3.0 |
36.0 | 2.5 |
39.2 | 1-2 |
表中数据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他又猜想:“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
他设计了除酸碱性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组实验,如图。则丙应控制成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环境。

请提出一个与上述猜想不同的,可能会影响细菌繁殖速度的因素:________。
为探究“阳光能否杀菌?”,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9个大小相同 的培养皿编号①~⑨,加入等量同种培养基,彻底杀菌后,各加入等量且相同浓度的 细菌培养液,待各个培养皿获得数量大致相同的细菌后,将这9个培养皿平均分成A、 B、C三组,实验设置的条件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备注:“+”表示细菌的相对量;太阳光包括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赤、橙、黄、绿、青、蓝、紫)
请分析并回答:
(1)A、B、C三组实验中,每组都设置3个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综合A、B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A、C综合这两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表示细菌的相对量;太阳光包括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赤、橙、黄、绿、青、蓝、紫)
请分析并回答:
(1)A、B、C三组实验中,每组都设置3个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综合A、B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A、C综合这两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__。
组别 | A | B | C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①_____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_____环境里 |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__。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__。
有同学说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究竟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某生物兴趣小
组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樱桃番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樱桃番茄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楼桃番茄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樱桃番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选取甲、乙两组新鲜樱桃番茄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甲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楼桃番茄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