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人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遗传与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有的植物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___和②___两部分的___紧密结合.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___(填序号)。


A.桂味荔枝 | B.妃子笑荔枝 |
C.杂交品种 | D.新的其他品种 |
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
(4)若上述实验结果是:有光照的种子能发芽,无光照的种子也能发芽。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______。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干燥 | 潮湿 |
数日后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
(4)若上述实验结果是:有光照的种子能发芽,无光照的种子也能发芽。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______。
小明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莱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是一个喜欢动脑爱钻研的学生,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一、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二、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三、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
一、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二、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三、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 实验前质量(克) | 实验后质量(克) | 生长情况 |
甲 | 41 | 51 |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
乙 | 41 | 70 |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
丙 | 41 | 99 |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
如图所示为2013年英国尤里卡科学摄影大赛最佳作品——海马“准父亲”。海马属鱼类,雌海马将卵交给雄海马,雄海马将卵放在“育儿袋”里,一直到两个月后小海马出生。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海马的生殖方式()


A.体内受精卵生 |
B.体内受精胎生 |
C.体外受精卵生 |
D.体外受精胎生 |
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绿豆幼查株高与pH环境的曲线图。(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表示)。
(3)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4)实验中绿豆的数量每组是100粒,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方格纸中画出绿豆幼查株高与pH环境的曲线图。(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表示)。
(3)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4)实验中绿豆的数量每组是100粒,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下列谚语或成语与对应的科学知识解释不相吻合的是()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变异现象 |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
C.“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 |
D.大树底下好乘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下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
用“试管婴儿”技术同样可以培育出“试管牛”,如图表示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请回答:

(1)“试管牛”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2)“试管牛”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下列 所产生的生殖细胞细胞核内携带的遗传信息。

(1)“试管牛”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2)“试管牛”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下列 所产生的生殖细胞细胞核内携带的遗传信息。
A.母牛C |
B.母牛A |
C.公牛B |
D.母牛A和公牛B |
草莓成熟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为了探究鲜草莓在低温下能否延长保鲜时间,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一个草莓园里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
(2)设置乙组的作用是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
(2)设置乙组的作用是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