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 呼吸作用
-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 能量的获得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右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
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阅读后回答:

(1)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 ;
(2)胰酶中的胰脂肪酶能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 ;
(3)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

(1)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 ;
(2)胰酶中的胰脂肪酶能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 ;
(3)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一旦受伤就血流不止者应该输入()
A.血浆 | B.红细胞 | C.白细胞 | D.血小板 |
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相比,正常人的原尿中几乎没有的成份是 这体现了肾小球的 功能。
(2)与入球小动脉血浆相比,正常人的肾静脉血浆中减少的成份除氧气、营养物质等外,还减少的物质主要是
(3)对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现代医学可以采用肾移植手段治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到病人体内的肾脏属于 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除通过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外,还可通过 和 两种器官排出

(1)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相比,正常人的原尿中几乎没有的成份是 这体现了肾小球的 功能。
(2)与入球小动脉血浆相比,正常人的肾静脉血浆中减少的成份除氧气、营养物质等外,还减少的物质主要是
(3)对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现代医学可以采用肾移植手段治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到病人体内的肾脏属于 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除通过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外,还可通过 和 两种器官排出
小白早上吃了一块面包,一杯全脂牛奶,一个鸡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食物主要的消化场所是胃 |
B.在这次消化过程中肝脏没有参与消化 |
C.小明多吃了一个苹果,他的膳食更全面健康 |
D.这次早餐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蛋白质 |
(6分)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原因,克拉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与其他抗生素联合治疗能有效杀死幽门螺杆菌,从而治疗由该菌引起的一系列胃病。请分析:

(1)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相比,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2)抗生素可以做成胶囊口服而治疗胃病,在此类胶囊中不能用淀粉作胶囊的外包装,否则疗效会下降,其原因是: 。
(3)如改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则注射后药物至少需通过左心房 次才能到达胃部。
(4)医学专家发现,如果单独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很容易使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疗效,请用生物进化论的知识解释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5)体内多余的抗生素最后会通过尿液排出,观察右图,抗生素进入尿液的过程中必须先经过图中的() 作用和() 作用。

(1)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相比,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2)抗生素可以做成胶囊口服而治疗胃病,在此类胶囊中不能用淀粉作胶囊的外包装,否则疗效会下降,其原因是: 。
(3)如改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则注射后药物至少需通过左心房 次才能到达胃部。
(4)医学专家发现,如果单独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很容易使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疗效,请用生物进化论的知识解释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5)体内多余的抗生素最后会通过尿液排出,观察右图,抗生素进入尿液的过程中必须先经过图中的() 作用和() 作用。
下图所显示的生物学信息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人体的呼吸运动曲线,其中bc段时间内处于吸气状态 |
B.乙图可表示人体血液中含氧量的变化,其中OA段一定是动脉血管 |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曲线,其中B点对应的含氧量是有利于酵母菌进行酿酒的条件 |
D.丁图可表示人体三大有机物的消化曲线,其中B曲线对应的是蛋白质 |
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
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Ⅱ、取3克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 作用.
(2)10分钟后,滴加碘液,①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 .
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Ⅱ、取3克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 作用.
(2)10分钟后,滴加碘液,①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 .
某同学在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向l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
②再向l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左右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呈______;2号试管呈淡黄色。
(3)以上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中的________消化分解。
(4)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部位开始被消化。
(5)两支试管放在37 ℃左右温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该试验所用的方法是______。
①向l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
②再向l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左右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呈______;2号试管呈淡黄色。
(3)以上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中的________消化分解。
(4)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部位开始被消化。
(5)两支试管放在37 ℃左右温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该试验所用的方法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