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 根
- 茎
- 叶
- 光合作用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与相关因素的描述相符合的是( )
A.水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
B.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是因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
C.氧气、营养物质随着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是因为动脉瓣的作用 |
D.水和无机盐在导管内自下而上运输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作用 |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15℃恒温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
(3)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 。

(1)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
(3)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 。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的新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_____(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
(2)与第3组实验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_____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______。

(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_____(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
(2)与第3组实验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_____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______。
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图甲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圈环状叶脉(如图乙),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 (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 的。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图甲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圈环状叶脉(如图乙),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 (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 的。
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 |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
D.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 |
如果所示,将该职务放在黑暗处2-3天,然后放在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袋中叶片,经过驼色漂洗、滴碘液处理,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放在暗处的目的是为了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
B.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该处氢氧化钠是微利吸收袋中的二氧化碳 |
D.袋中的水是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
如图是放大镜下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请回答:

(1)根毛的形成,增大了与土壤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植物所需的 和
(2)根尖成熟区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没有的细胞结构是
(3)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绝大部分用于植物的

(1)根毛的形成,增大了与土壤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植物所需的 和
(2)根尖成熟区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没有的细胞结构是
(3)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绝大部分用于植物的
(8分). 某现代化温室蔬菜实验基地,科研人员选取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和质量基本相同的甲、乙、丙、丁、戊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1小时后,分别测出其质量变化;然后再同时置于光照下1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分别测其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蔬菜质量的影响)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请从体内化学反应发生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2)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蔬菜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植物释放CO2与吸收O2的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蔬菜的呼吸作用方式
是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②由此可见,保存该蔬菜应( )
于O2吸收量
(3)蔬菜基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 开始。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温度(单位:℃) | 16 | 19 | 22 | 25 | 28 |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 | ﹣1 | ﹣2 | ﹣3 | ﹣4 | ﹣2 |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 | +1 | +2 | +3 | +4 | +2 |
(1)分析表中数据,暗处理后的五组蔬菜的质量都减轻了,温度不同,五组蔬菜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请从体内化学反应发生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2)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蔬菜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植物释放CO2与吸收O2的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蔬菜的呼吸作用方式
是 。(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②由此可见,保存该蔬菜应( )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5% |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CO2释放量大 |
(3)蔬菜基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 开始。
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
A.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
C.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某村民承包了一个鱼塘,清理鱼塘时深挖出许多黏土,想要用这些黏土整理成一块菜地,要使蔬菜生长良好,他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多浇水 | B.参入适量的砂石 | C.施化肥 | D.进行曝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