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果所示,将该职务放在黑暗处2-3天,然后放在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袋中叶片,经过驼色漂洗、滴碘液处理,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放在暗处的目的是为了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B.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该处氢氧化钠是微利吸收袋中的二氧化碳
D.袋中的水是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0-14 09:2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周六到了,八(8)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野外郊游,同学们来到一片树林边,呼吸着树林里清新的空气,同学们都驻足不前了。
(1)这是因为树木等植物利用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和从土壤中获得的____________在阳光下进行____________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供给生物进行_____________。
(2)穿过树林,那里有一片空地,大家将带来的家伙一古脑儿地摆在那儿,有的同学去捡石块搭灶台用,有的同学忙着找水。忙了半天,灶火终于点起来了,可就是火势小了点。大家围坐在一块,都在商讨着怎么使火烧得更旺。小亮说,用扇子扇可以使它烧得更旺;小宇说,用扇子会使火熄灭,老师却说,他们两人说得都有道理,你能说明其中的缘由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番折腾,火终于烧旺起来,锅里的水也不时地冒出一个个的气泡,老师又借题发挥了:水是由________构成,也可以说是由_________组成,水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只是分子间的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4)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不忘将食物下锅,手忙脚乱地总算将这一顿给弄出来了。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大家都吃得有滋有味的。收拾残局时,火还没有灭,于是有同学去用水将火给浇灭。请指出灭火的两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我们的校园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如下图甲是同学们根据校园中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特征编成的检索表,图乙是拍摄的植物叶片图片:
(1)若图片A代表的植物是桂花,则方框中应补全的分类特征是
;
(2)根据检索表,可以知道图乙中的图片C所代表的植物是
。
同类题3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CO
2
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小室内的CO
2
浓度恒定)。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
(2)若从6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之后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移动到如图位置,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同类题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B点将向
移动(填“左”或“右”)。
同类题5
如图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图,可用于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生物的新陈代谢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