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坐上前去农庄的车上,同学们很兴奋地谈论最近发生的事情。10月,因为离奇的传言,很多人不惜等上十几个小时来到某市城东街道取能治百病的“神水”。为揭开“神水”的神秘面纱,权威部门进行检测。就检测这一过程来说,是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A.合作与交流 | B.建立猜测与假设 | C.提出问题 | D.获取事实与证据 |
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猜 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建立假设)
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①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②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③______________
④品红试纸伸入次氯酸中
实验记录:
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的操作后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填入表中。______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价。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猜 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建立假设)
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①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②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③
④品红试纸伸入次氯酸中
实验记录:
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的操作后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填入表中。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对柳树进行繁殖。扦插时,柳树枝条是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枝条成活率的关系。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材料准备:取20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组:A组10根,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根,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作好记录。
(5)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提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他探究性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一个合理问题即可)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材料准备:取20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组:A组10根,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根,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作好记录。
(5)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提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他探究性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一个合理问题即可)
某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该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该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丙竹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丙竹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 B.①②④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⑤⑥ |
炎热的夏季,农家屋里常用紫砂茶壶盛凉开水,因为它盛的水凉得比普通茶壶快。你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提出的探究课题是( )
A.物体的保温性能与质量的关系 |
B.物体的保温性能与材料的关系 |
C.物体的保温性能与温度的关系 |
D.物体的保温性能与时间的关系 |
以下是“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的有关步骤,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项内容:

(1)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晾晒湿衣服时在太阳底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还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4)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晾晒湿衣服时在太阳底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还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4)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正常生活。
(5)得出结论: 。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正常生活。
(5)得出结论: 。
研究菜豆种子萌发时,小明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菜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1)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 。若种子萌发后,继续培养几周,预测生长较好的是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称为 。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0℃ | 20℃ | 20℃ | 20℃ |
棉花干湿状态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1)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 。若种子萌发后,继续培养几周,预测生长较好的是 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称为 。
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在做细菌实验中,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是司空见惯的,而弗莱明注意到了被青霉菌污染的培养基与其它的的不同,你就是在青霉菌的周围出现了一个抑制圈,即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它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最合适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 )
观察及对问题:在做细菌实验中,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是司空见惯的,而弗莱明注意到了被青霉菌污染的培养基与其它的的不同,你就是在青霉菌的周围出现了一个抑制圈,即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它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最合适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