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天饭后,小明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与什么有关?
(2)建立假设: 。
(3)所需的器材: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水。
(4)主要步骤:
a.取三个烧杯, 。
b.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c.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将现象记入下表。
(1)请结合实验步骤提出假设________。
(2)请将实验步骤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从吸水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抹布。
(1)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与什么有关?
(2)建立假设: 。
(3)所需的器材: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水。
(4)主要步骤:
a.取三个烧杯, 。
b.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c.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 绦纶 | 麻 | 棉 |
杯中所剩水量 | 最多 | 较少 | 最少 |
(1)请结合实验步骤提出假设________。
(2)请将实验步骤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从吸水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抹布。
冬枣, 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熟透的冬枣会由青色转为红色。有人爆料某些不法商贩为了加速青枣变红,用“热糖精钠水”浸泡催红,那么究竟糖精钠水浸泡能不能催红呢?为此小柯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步骤)①取三只相同型号的容器分别编号为A、B、C;②向三只容器中分别加入250mL的20℃的水、80℃的水和80℃的糖精钠水;③各放入同一品种、大小相同、成熟度相同的青色的冬枣5颗。
(实验结果)A中冬枣表皮一个小时后始终未发红; B、C中冬枣表皮在30分钟后开始发红,一个小时后明显变成红褐色。
(实验结论)是高温使冬枣表皮由青变红。
(交流讨论)
(1)实验中,小妍同学选择了5颗冬枣,而不是1颗冬枣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
(2)小妍同学认为,为了让实验结论更准确,上述探究过程还应增设的一组实验是:取同型号的容器编号为D,加入______,再放入与原实验相同的青色的冬枣5颗。
(实验步骤)①取三只相同型号的容器分别编号为A、B、C;②向三只容器中分别加入250mL的20℃的水、80℃的水和80℃的糖精钠水;③各放入同一品种、大小相同、成熟度相同的青色的冬枣5颗。
(实验结果)A中冬枣表皮一个小时后始终未发红; B、C中冬枣表皮在30分钟后开始发红,一个小时后明显变成红褐色。
(实验结论)是高温使冬枣表皮由青变红。
(交流讨论)
(1)实验中,小妍同学选择了5颗冬枣,而不是1颗冬枣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
(2)小妍同学认为,为了让实验结论更准确,上述探究过程还应增设的一组实验是:取同型号的容器编号为D,加入______,再放入与原实验相同的青色的冬枣5颗。
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研究发现,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编号为2、3的小球在达到收尾速度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____________。
(2)分析编号为_______小球的数据,可得球形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与球的收尾速度v成正比。
(3)分析相关小球的数据,可知球形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与球的半径r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小球编号 | 1 | 2 | 3 | 4 |
小球质量m(10-2kg) | 2 | 5 | 45 | 40 |
小球半径r(10-3m) | 0.5 | 0.5 | 1.5 | 2 |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 16 | 40 | 40 | 20 |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编号为2、3的小球在达到收尾速度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____________。
(2)分析编号为_______小球的数据,可得球形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与球的收尾速度v成正比。
(3)分析相关小球的数据,可知球形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与球的半径r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下面是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①小胡用量简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小蒋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③小科在生物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④小陆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小金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1)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
(2)其中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___。(均填序号)
(1)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
(2)其中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___。(均填序号)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肉眼看石缝里的鼠妇 | B.查看介绍鼠妇的有关知识 |
C.上网搜索更多关于鼠妇的资料 | D.把有关鼠妇的信息进行归类 |
七年级(5)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3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表: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填“A”或“B”)
(2)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用序号表示)
(3)根据上述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
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
姓名 | 安静状态 | 跳绳后 | 100m跑步后 |
小佳 | 82 | 123 | 138 |
小全 | 80 | 127 | 142 |
小羽 | 78 | 121 | 134 |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填“A”或“B”)
(2)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用序号表示)
(3)根据上述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①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②他们做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
③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如下表:(蛙受精卵随机分组)
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提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组3中,B应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有影响吗?
②他们做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
③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如下表:(蛙受精卵随机分组)
实验组号 | 蛙受精卵数量 | 模拟环境 |
1 | I 00 | 清水 |
2 | 100 | 清水和化肥 |
3 | B | 清水和洗涤剂 |
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提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组3中,B应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 B.建立假设 |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 D.作出解释 |
小明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
(1)全为雌斑鸠,单独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2)雌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3)雌班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
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 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认为( )
(1)全为雌斑鸠,单独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2)雌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3)雌班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
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 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认为( )
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斑鸠的全部孵卵行为 |
B.筑窝材料是引起雌斑鸠孵卵行为的前提条件 |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都是影响雌斑鸠孵卵的因素 |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
如图,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形成菌落,抗生素能杀灭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