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干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 个我国西第一批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材料二:1825 年到1958 年洞庭湖面积的变化(阴影部分为洞庭湖).
(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湖泊萎縮、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1-18 10:08: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开发未开发利用。早在2000年,国务院就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湿地的生态价值远远小于经济价值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同类题2
(题文)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已建设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东湖总面积33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其湿地生态系统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据此回答下题。
有关东湖湿地的发展方向较为合理的为 ( )
①利用大面积水域适当发展水产业②建成当地最大的水产养殖中心③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同类题3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
下列对该湖泊TSS 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同类题4
材料一、黄河为中国的母亲河,但母亲有很多“病症”,如源头附近“脱发严重”因为土地荒漠化,下游段“脚肿”表现为地上河,如此中游段的病症应该是“腹泻”。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有草甸、芦苇等植物,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美的湿地”之一。
材料三
(1)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哪些?
(2)根据材料一说明“腹泻”是指哪一种环境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3)有人提出要对①处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这种做法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同类题5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海岸带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化。下图为近70年间我国大陆沿海主 要海湾及自然岸线长度比例变化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统计图来看,近70年间我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
A.数量增多
B.数量减少
C.自然岸线变长
D.自然岸线变短
【小题2】若仅考虑经济发展对海湾自然岸线变化的影响,则我国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A.1960—1970年
B.1970—1990年
C.1990—2000年
D.2010—2014年
【小题3】海湾及自然岸线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海湾水体的污染程度加大②海湾对河流的调蓄作用下降
③海洋灾害影响程度加大④海陆相互作用形式发生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及其功能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