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子牙河和大清河是海河的两大支流,西起太行山。黄壁庄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地处滹沱河干流的出口处,如左图。该水库总库容12.1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3400km2;流域蒸发量东部较大,西部较少。
材料二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每年7月23日至9月23日的荷花节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1)结合图文材料,请分析说明黄壁庄水库流域蒸发量东西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2)白洋淀每年的荷花节将给白洋淀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3)土壤盐碱化是白洋淀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结合右图,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湖区春季土壤盐碱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小题1】和扎龙相比,丹顶鹤能够一年四季生活在北海道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 B.降水 | C.河流数量 | D.湿地面积 |
A.气候变暖 | B.渔场消失 | C.森林减少 | D.围海造陆 |
材料一 著名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就是过若尔盖草原。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凹地,这里气候独特,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该地泥炭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厚度约为1米。其形成是生物(主要是植物)在死亡后沉积在沼泽底部,无法完全腐败分解,经几千年演化形成。通常在较潮湿的地方泥炭层的形成比较快,有机物的分解度比较低,而较干燥的地方则相反。泥炭的积累速度不但取决于植物的生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受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的制约。泥炭质轻、持水、保肥,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分。
材料二 下因为若尔盖草地及其周围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若尔盖县气候资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均温℃ | -10.1 | -7 | -2.3 | 1.7 | 5.5 | 8.7 | 10.7 | 10.1 | 6.5 | 1.8 | -4.2 | -8.8 |
降水量mm | 4.8 | 7.9 | 17.2 | 36.6 | 76.8 | 101 | 122 | 112 | 101 | 57 | 7.8 | 2.8 |
(1)据图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若尔盖草原沼泽中泥炭丰富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当地开发泥炭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且末绿洲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缘、阿尔金山北麓,整个绿洲沿车尔臣河分布,呈狭长的条带状。由于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自西汉以后,且末河河道多次改道,最终成为今天的车尔臣河。下图为车尔臣河河道变迁示意图。

(1)描述且末河自西汉以来河道变迁的趋势。
(2)分析导致且末河河道变迁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且末河河道变迁对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影响。
(4)有人建议向且末河的古河道引水,让古河道重获新生。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众多河流和湖泊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色林错湖地处该流域地势最低点,湖水清澈,鱼类种类少,周边分布着广阔的沼泽和草原。近几十年来湖面面积不断增大,成为该流域面积增长最快的湖泊。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

(1)分析色林错湖鱼类种类少的自然原因。
(2)研究表明,近年来色林错流域降水量有所增加,试分析原因。
(3)分析色林错湖成为该流域面积增长最快湖泊的原因。
(4)指出色林错湖面积不断增大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阿拉山口位于阿拉套山和玛依力山之间的走廊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常年盛行西北风,冬季风力强劲,东南侧的艾比湖湿地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它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1950年艾比湖面积有l200km2,如今湖面已经萎缩至500km2左右,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对局地环流也会产生影响。
(2)分析艾比湖周边地区土地盐渍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3)指出土地盐渍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说明艾比湖区域冬季西北风强劲的原因。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当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大坝以下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渍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后退等。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
D.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各个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
A.气候 | B.土壤 |
C.水文 | D.生物 |
A.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 B.使地方性气候更温和湿润 |
C.使地下水位下降 | D.使洪涝灾害加剧 |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 |
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
C.大气降水增多,淋溶作用强 |
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
A.光照强 | B.温差大 | C.天气炎热 | D.多大风天气 |

【小题1】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A.空气质量下降 | B.全球气候变暖 |
C.人工捕杀增多 | D.滩涂湿地锐减 |
A.昼夜温差较大 | B.平均气温较高 |
C.平均风速更大 | D.太阳辐射更强 |
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冬季多大风,有两个奇迹:一是冬季平均气温为-38℃,但冰下的水温与夏季几乎接近;二是湖岸沙滩边有一片松林,根部裸露在地面以上2-3米,当地人称为“高跷树”。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贝加尔湖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阳光穿过冰层,冰下产生温室效应 | B.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C.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 D.海拔高,湖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很小 |
A.气候干旱,利于根系吸收更多水分 | B.风大浪大,根部土壤被侵蚀 |
C.气温低,冻土厚,根部难以深扎入土 | D.土层浅薄,增加树身的稳定 |
A.纬度较高 | B.海拔较高 | C.南北跨度大 | D.受寒冷气流影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