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山西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的“死海”, 湖水含盐度高,是古代我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盐主要于湖底的岩盐,其传统的“五步产盐法”在200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盐池所产的潞盐有很高的医药价值。20世纪 80年代,运城盐池停止潞盐生产转而开采硫酸镁,2014年7月,潞盐利用传统方法开始恢复生产。在偏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材料二:1973年黄河三门峡水库放水开始防凌运行。
材料三:山西部分区域图。

(1)判断盐池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依据。
(2)指出“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简析三门峡水库防凌的作用
(4)说明运城盐池恢复潞盐生产的原因。

【小题1】与河套平原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
A.渭河平原 | B.长江三峡 | C.珠江三角洲 | D.吐鲁番盆地 |
A.维持生物多样性 | B.净化水中污染物 |
C.增加航运和旅游收入 | D.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
沱沱河、当曲、通天河交汇的区域,地形开阔,河道宽浅,流水如发辫。三条流向不同的河流与两侧的山体之间,形成了三个不同地貌的三角区:沱沱河—通天河北岸三角区主要为山地,当曲—通天河区南岸三角区则分布大片沼泽,沱沱河—当曲之间的三角区则以台地为主,统称为通天河三角区。该三角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台地上常年有藏野驴和藏原羚在驰骋;山地是岩羊和雪豹活动的场所;辫状河道附近常有警觉而善泳的白唇鹿在觅食,还有远处的狼在伺机而动;几十米高的断崖下,有斑头雁在飞掠,向南的远处便是藏羚羊活动的草原地带了……

(1)指出通天河三角区地形多样的原因。
(2)分析沱沱河、当曲、通天河交汇的区域辫状河系形成的条件。
(3)说明通天河三角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4)分析辫状河道附近有利于白唇鹿活动的条件。
黄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开始由向东流转为向南流,一直到与渭河交汇的地方——潼关,流域内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河口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北干流。此河段中从河口镇到龙门镇的黄河干流位于晋陕峡谷,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被称为大北干流。龙门镇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小北干流。小北干流属于淤积性游荡型河道,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历史上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出龙门镇后河道骤然放宽,两岸分布有大量滩地,经小北干流在潼关河道收缩,折向东流。下图为小北干流位置图。

(1)说出小北干流大量滩地的形成过程。
(2)分析小北干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的原因。
(3)小北干流宽阔的河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简述此处湿地的作用。

【小题1】从成因上看,辐射沙洲形成于
A.流水侵蚀作用 |
B.流水沉积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冰川沉积作用 |
A.开发沿海港口 |
B.加快围海造田力度 |
C.加大滩涂养殖力度 |
D.适度进行旅游开发 |

【小题1】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提供沿岸农业丰富的灌溉水源 | B.活跃该地区水循环 |
C.是沙漠向南扩展的天然屏障 | D.对沿岸河流起调节作用 |
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 |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 |
C.乙河入湖处湖面狭小 | D.甲河流量更大 |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西岸沙漠广布,北岸几条大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沙丘的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2)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测的沙堤的成因。
(3)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华北平原的东部滨海地带“鱼塘—台田”模式图
(2)受______(地质作用)影响,黄河乙河段含沙量往往会______(填“高”或者“低”) 于甲河段含沙量。
(3)从地质构造来看,泰山属于______,所在省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
(4)太行山东侧山麓的自然带是_______,从太行山东侧山麓到华北平原滨海地区各部分的地表组成物质、排水条件、土壤肥力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分异规律。
(5)东营市石化工业发达,导致城市大气污染和______污染严重。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主干道最好设置成__________走向。
(6)“鱼塘—台田”模式得以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生产实践过程中台田的地下水水位明显______(“降低”或“升高”),从而对土壤产生的影响是可以减轻______问题。
材料一: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 多个圆圈。沿岸牧草丰富,自古为重要农牧业地带。
材料二: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湖,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湖,湖水量大。旧时呼伦湖北与黑龙江上游河段(海拉尔河)相通。湖泊水位涨落周期较长,约以十年左右为一个涨落周期,当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成为排水湖,呼伦湖表现为淡水湖,当湖水量持续减少,水位不断下降,只吞不吐,甚至会变为微咸水湖,故湖泊有微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周期性相互转化现象。
材料三:呼伦湖流域示意图及蛇曲景观图。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呼伦湖周期性呈现微咸水湖和淡水湖的自然原因。
(3)指出目前呼伦贝尔草原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最年轻的大型湿地生态系统,是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之间(两太平洋)长途过飞的涉禽(湿地水鸟)中途补充能量的天堂。
材料二 图1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图2为主要水文站不同时期输沙量比较图。


材料三 山东省东营市因油而兴,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征,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由于石油资源大カ开采而日趋枯竭,东营的辉煌一去不返。

(1)分析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说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迁飞涉禽补能“天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泥沙的变化特点。
(4)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东营市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城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