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著名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就是过若尔盖草原。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凹地,这里气候独特,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该地泥炭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厚度约为1米。其形成是生物(主要是植物)在死亡后沉积在沼泽底部,无法完全腐败分解,经几千年演化形成。通常在较潮湿的地方泥炭层的形成比较快,有机物的分解度比较低,而较干燥的地方则相反。泥炭的积累速度不但取决于植物的生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受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的制约。泥炭质轻、持水、保肥,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分。
材料二 下因为若尔盖草地及其周围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若尔盖县气候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均温℃
-10.1
-7
-2.3
1.7
5.5
8.7
10.7
10.1
6.5
1.8
-4.2
-8.8
降水量mm
4.8
7.9
17.2
36.6
76.8
101
122
112
101
57
7.8
2.8
(1)据图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若尔盖草原沼泽中泥炭丰富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当地开发泥炭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20 01:0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甲_乙-丙
B.乙_丙-甲
C.丙-甲_乙
D.丙_乙_甲
同类题2
在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③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 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保证农业灌溉,我国北方很多地区都建设了较完善的灌渠系统,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灌渠中杂草丛生,给灌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人主张将这些杂草清除,有人持反对意见。
分析灌渠中的杂草带来的影响。
同类题4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先北移后南移
D.先南移后北移
【小题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
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
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
同类题5
澳大利亚东北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这类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
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小题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
B.独特性
C.复杂性
D.整体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