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5年12月8日,从陕西官方获知,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4A级旅游风景区——红碱淖大面积缩小,湖底大面积露出,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交界处,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和七条季节性河流的补给。读“2007~2015年红碱淖面积变化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监测红碱淖面积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小题2】关于红碱淖面积缩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监测红碱淖面积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GIS和GPS | B.GIS和GPS | C.RS和GIS | D.RS和GPS |
A.湖底露出,可用耕地面积扩大 | B.水位下降,蓄洪能力增强 |
C.面积减小,旅游品牌受影响 | D.外流减少,湖水盐度上升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处,它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若尔盖草原年平均气温为0~2 ℃,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为若尔盖沼泽地分布图。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
(2)推测若尔盖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的原因。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4)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以下两种观点,请选择一种你支持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观点一: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
观点二:泥炭是一种自然资源,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可以开发。
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处,它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若尔盖草原年平均气温为0~2 ℃,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为若尔盖沼泽地分布图。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
(2)推测若尔盖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的原因。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4)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以下两种观点,请选择一种你支持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观点一: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
观点二:泥炭是一种自然资源,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可以开发。
卤虫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生活在高盐度水域中,卤虫卵是高档观赏鱼和名贵虾、蟹的良好活饵料。结合下面两湖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艾比湖与马拉开波湖相比,卤虫养殖条件更优越的是( )
【小题2】艾比湖和马拉开波湖所在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小题1】艾比湖与马拉开波湖相比,卤虫养殖条件更优越的是( )
A.马拉开波湖。因为该湖与海洋连通,盐度高,周边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 |
B.艾比湖。因为该湖属内陆咸水湖,且气候干旱,盐度高 |
C.马拉开波湖。因为该湖对外交通便利,离美国近,市场广阔 |
D.艾比湖。因为该湖水域广,离边界线近,且对外交通便利 |
A.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
B.土地荒漠化 海洋污染 |
C.旱灾 洪涝频发 |
D.大气污染 水污染 |
下图为吉林西部湿地分区图,湿地面积季节变化率反映了湿地年内的稳定程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想要准确及时地了解湿地面积的变化状况,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④数字地球
【小题2】影响湿地面积-季节变化率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想要准确及时地了解湿地面积的变化状况,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④数字地球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 |
A.冬季积雪量多 | B.夏季风的强弱 |
C.地势高低差异 | D.植被覆盖度高低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拥有非洲第一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黑暗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望星的理想胜地。埃托沙盐沼位于纳米比亚北部,地处埃托沙盆地,是非洲最大的内陆盐沼。它时干涸,地表多覆盖薄层盐壳;每年12月至次年2、3月埃托沙盐沼进入洪水期,洪水期间,盐沼水,成为附近居民和畜群的季节性饮用水源。下图示意纳米比亚相关信息。
(1)简析纳米比亚成为非洲第一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2)说出每年埃托沙盐沼洪水期形成的原因。
(3)分析埃托沙盆地形成大面积盐沼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埃托沙盐沼的开发带来的好处。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拥有非洲第一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黑暗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望星的理想胜地。埃托沙盐沼位于纳米比亚北部,地处埃托沙盆地,是非洲最大的内陆盐沼。它时干涸,地表多覆盖薄层盐壳;每年12月至次年2、3月埃托沙盐沼进入洪水期,洪水期间,盐沼水,成为附近居民和畜群的季节性饮用水源。下图示意纳米比亚相关信息。

(1)简析纳米比亚成为非洲第一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2)说出每年埃托沙盐沼洪水期形成的原因。
(3)分析埃托沙盆地形成大面积盐沼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埃托沙盐沼的开发带来的好处。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荷兰须得海分为外须得海和内须得海两部分,沿岸为荷兰重要的鲜切花出口生产区和海洋渔业生产区,但风暴潮多发,1931年荷兰建设海堤将内须德海与外须得海隔开,内须得海变为艾瑟尔湖,艾瑟尔湖在筑堤后逐渐地由咸水湖变为淡水湖。

(1)分析须得海海堤建设前内须得海沿岸风暴潮多发的原因?
(2)说明艾瑟尔湖(原内须得海)由咸变淡的过程。
(3)推测须得海海堤建成后对内须得海地区农业的影响。
荷兰须得海分为外须得海和内须得海两部分,沿岸为荷兰重要的鲜切花出口生产区和海洋渔业生产区,但风暴潮多发,1931年荷兰建设海堤将内须德海与外须得海隔开,内须得海变为艾瑟尔湖,艾瑟尔湖在筑堤后逐渐地由咸水湖变为淡水湖。

(1)分析须得海海堤建设前内须得海沿岸风暴潮多发的原因?
(2)说明艾瑟尔湖(原内须得海)由咸变淡的过程。
(3)推测须得海海堤建成后对内须得海地区农业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调查发现,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该流域年均温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呈轻微增加趋势,平均相对湿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1991年开始,国家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实施“一江两河”开发,重点扶持农业和公路、大坝、水库等的建设,中游的稻田人工湿地种植面积扩大,下表为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地面积变化情况,下图为1980-2007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年平均雪深距平序列。

(1)判断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升高最迅速的时间段,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与平均雪深变化的相关性。
(3)分析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沼泽湿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原因。
(4)阐述该流域中游扩大稻田面积的理由。
调查发现,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该流域年均温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呈轻微增加趋势,平均相对湿度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1991年开始,国家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实施“一江两河”开发,重点扶持农业和公路、大坝、水库等的建设,中游的稻田人工湿地种植面积扩大,下表为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地面积变化情况,下图为1980-2007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年平均雪深距平序列。

(1)判断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升高最迅速的时间段,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与平均雪深变化的相关性。
(3)分析198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沼泽湿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原因。
(4)阐述该流域中游扩大稻田面积的理由。
读“我国部分事物轮廓图”,据图中标注的位置和范围,回答下列问题。

(1)以甲为代表的
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
(2)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等生产生活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
(3)丙地区已建成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_____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

(1)以甲为代表的

(2)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等生产生活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
(3)丙地区已建成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_____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M国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该国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M国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小题2】M国围海造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小题3】M国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相关原因叙述正确的是的
【小题4】甲区域河流航运价值较乙区域河流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小题5】目前甲乙两区域均大力开发的能源是

【小题1】M国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水源 | B.光热 | C.地形 | D.土壤 |
A.地势低平多浅滩 | B.海岸线平直 |
C.河流入海口泥沙较多 | D.可利用风车排水 |
A.森林遭到破坏 | B.赤潮发生频率高 |
C.石油资源枯竭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A.甲区域河流下游地区无结冰期 | B.乙区域河流流量较小 |
C.甲区域经济发达,航运量大 | D.甲区域地形平坦,较乙区域有较大优势 |
A.太阳能 | B.水能 | C.地热能 | D.石油 |
读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跟踪研究江苏海岸线变迁,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小题3】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资源,应

【小题1】造成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古今位置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海垦殖 | B.泥沙淤积 | C.气候变化 | D.地壳抬升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围海造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 B.兴修水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
C.营造红树林,保护滩涂生态 | D.建设湿地保护区,发展观光旅游 |